你也許是一名交互設計師,或者團隊中隨便某個角色,如何為產品輸出更高價值、進一步提升職業高度,都不要避免要面對項目管理。這里不是“從事”,而是“懂得”。只有更深入、更高效的協作,才能把更多精力集中在產品,集中在提升賦能的效率上。
我們正在關注設計師在項目管理方面的積累和應用,但如何在用戶體驗和項目管理之間架起一座橋梁?如何發掘主動提升項目管理能力(特別是尚未涉及到橫向管理的初級設計師)的動機?以此為契機,我開始學習《用戶故事地圖》,并借內部學習社群,進行了一次體驗用戶故事地圖的圓桌會議。
在接下來的內容中,我將介紹這次有趣的圓桌會議,并聊聊自己對用戶故事地圖的拙見。此外,后續還會用幾篇文章詳細拆解這本書。目前已應用了部分內容在自己的項目中,但尚未完全推廣,這也是這一系列文章冠以“紙上談兵”的原因。即是自嘲,也是敦促。
一、用戶故事圓桌沙龍
圓桌會議中,我們的任務是,遍歷所有人早晨做的事情,并將它們合而為一個人的早晨。借此過程,感受用戶故事地圖的原理和作用。這些任務具體包括:
- 將“早晨起床→開始上班”的所有事情分別寫在便簽紙上,總數大于15張;
- 將所有人的標簽按時間順序從左→右排序,組成我的早晨。
- 補充各時間段下,可能做的其他事情;
- 為這些事情分類,并寫在不同顏色便簽紙上,將便簽紙粘在這一組事件的上方,它就是主干;
- 用分類和對應的事情,來講Ta的一天;
- 假定我近期要考試,將這個任務寫在第三種顏色便簽紙上,將它放在地圖的左側,從便簽開始,從左向右劃一條線。將在考試期間可以不做的事情,放在線下方;
上述的每個任務均需控制時間,敦促大家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任務。
在進行第一項任務時,問題集中于事情大小的范疇,這里我們只提示說“事情最小粒度是,它有意義!”任務發布后,得到很多諸如,“這不可能”、“15條?我幾條就可以寫完所有事情”這樣的反饋。此時大可不必理會,因為事實往往證明,每個人寫的便簽都一澮少于15個。從這一點上,我們似乎并不像相當然的那樣了解我們自己。
整個任務過程最有趣的過程莫過于發現彼此的不同,哪怕是每天見面的同事。而共同完成任務過程中的互動,也是一個非常好的共創過程,笑聲不斷。
整個圓桌歷經1.5小時。不難看出,首個任務中的事情,其實就是產品開發中的需求點。對它們的排序和分類,是提取產品的主干,即核心操作流程——這些分類(產品中用戶的關鍵行為)自左向右依次發生;第三種顏色便簽,可以是某版本的目標,對照目標,將不符合的功能篩選出來。
最后,伙伴們分別就本次圓桌進行了分享和總結。這里摘抄兩個版本做為這一小節的結束。
注:第二版本源自兩個小組的主人公被虛擬為情侶,過程中發生了很多有趣的事情
正經版:
- 對第二輪內容的梳理,印象比較深刻,解決問題的思路和以前不同
- 大家節奏不一樣,為完成任務需要統一;
- 生活中很多事情是可以舍棄的,一旦舍棄,就潛力無窮;
- 重要性、排序等,要根據自身情況,制定標準
戀愛版:
- 生活和或者還是不一樣;
- 談戀愛麻煩,成大事者可以拋棄兒女情長;
- 談戀愛挺好的...;
二、用戶故事地圖
《用戶故事地圖》是一本難讀的書,但它的價值遠超我的預期。本書的作者同時是用戶體驗設計師和敏捷教練,由此不難聯想到,它對設計師了解項目管理是不錯的切入點。當然,它對產品經理、產品負責人和項目管理者也同樣適用。接下來,讓我們先簡單介紹下用戶故事地圖。
內容與應用場景
用戶故事,是指用戶來描述用戶渴望獲篩的功能。它包括三個部分:角色、用戶需求、產品價值。我們常常使用一句話來描述用戶故事,某<角色>,通過完成<用戶需求>,實現<產品價值>。用戶故事地圖,則是通過組織寫有“用戶故事”的卡片,幫助版本開發內容遵循產品核心,并從產品整體視角監測開發開發內容和進度。它主要有三種使用方法,分別是:
- 功能規劃和發布計劃;
- 敏捷流程下的,需求驗證與拆解,以符合MVP;
- 為持續優化產品,跟蹤迭代提供可靠的方法和工具;
價值與作用
從設計賦能角度來講,用戶故事地圖可以幫助設計師:
- 從產品計劃層面,提升產品用戶體驗,避免沉入細節之中;
- 找到一種落地產品思維的方法,即平衡用戶價值、產品價值、開發成本三者的關系;
- 關注項目和產品,設計出落地、有效的產品方案,避免理想化;
從項目管理角度,用戶故事地圖可以解決以下問題:
- 只見樹木不見森林,重要內容埋沒在細節中,難以排列優先級;
- 無法看到版本貢獻功能的完整價值流;
- 無法方便的使用迭代方法跟蹤、優化內容,確定版本計劃和目標;
從團隊協作角度,用戶故事可以降低溝通與達成共識的成本,將關注力更多的集中在產品上。
那么,用戶故事的具體內容和注意事項是什么?用戶故事地圖如何搭建?如何以“用戶故事”驅動項目開發流程?這些內容將會在后續文章詳細介紹。
最后,以一句話結束本篇內容。
你必須勇敢地表達自己的直覺和思想,不然就只能認輸,而那些本可以令人銘記的東西也會消失不見。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Francis Ford Coppola),世界著名導演
—— end ——
全部內容鏈接:
用戶故事地圖(1):體驗用戶故事
用戶故事地圖(2):作用
用戶故事地圖(3):故事與卡片
用戶故事地圖(4):創建方法
用戶故事地圖(5):開發流程之“機會”階段
用戶故事地圖(6):開發流程之“探索”階段
用戶故事地圖(7):開發流程之“設計”階段
用戶故事地圖(8):開發流程之“故事工作坊”階段
用戶故事地圖(9):開發流程之“研發-評估-交付”階段
用戶故事地圖(10):開發流程之“回顧”階段
用戶故事地圖(11):故事(需求)拆分
用戶故事地圖(12):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