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生不才,未得姑娘青睞。叨擾姑娘良久,還望姑娘莫怪。”
“從此山高路遠(yuǎn),縱馬揚鞭,定銘記姑娘于心間,待他日披錦歸時,卿若未嫁,必與你相戀。”
“如若不然,便遙祝紅顏,愿你三冬暖,愿你春不寒,愿你天黑有燈,下雨有傘,愿你,余生有良人相伴。”
崔小生臨走前留下這三句話,收于信箋,置在木桌上。舒窈見信,疊好藏于衣袖,一藏就是三年。
崔小生本是船夫的兒子,從小跟隨父親撐船,運送進京趕考的學(xué)子。船要行三百里,終日無事,船里飽讀詩書的舉人們除了溫習(xí)考試,就是互相比誰老師當(dāng)?shù)煤谩?/p>
船上的學(xué)生便是崔小生,崔小生機靈的很,一來二去,經(jīng)過無數(shù)個老師的傳授,肚子里已是慢慢的詩書。第十七個年頭,船行時遇上了冰凍,崔小生只喊,“快劃,船里的人都來劃!”。
此行無事,卻始終只有崔小生和他父親賣力的劃船,要不然全船人都已命喪長河。
崔小生看透了讀書人的懦弱,直言父親,“我要進京考試,這幫人成不了棟梁!”父親自然是鼓勵,但不抱什么期望。
過了鄉(xiāng)試和縣試,崔小生順利考取舉人,踏上趕考之路。誰曾想,途徑花翎道時,崔小生喊了一句,“老子要坐著轎子回來”,這一喊驚動了迷糊的強盜,崔小生被搶了一空。
留著一條小命,崔小生千方百計到了京城,京城好氣派。崔小生把能證明身份的文件藏在私處,沒被搶了去。第一次參加考試,沒有帶吃的,考完已是渾渾噩噩,出考場便暈倒路邊。
舒窈是大家閨秀,善意大發(fā),免不了救了崔小生一條小命。直到出榜的前一天,崔小生的飯還是在舒窈家吃的。
榜上無名,這是崔小生看到的結(jié)果。便有了他寫給舒窈的那三句話。
又一次趕考,這一路很順利,在京等出榜的日子崔小生沒臉見舒窈,住了一家簡陋的客棧。
榜上無名,這是崔小生看到的同樣的結(jié)果。
第三次考試經(jīng)過不必說,結(jié)果卻有不同。榜上有崔小生的名字,第三名,探花。崔小生先是笑了一下,又是呸了一聲,表示對結(jié)果不滿意,又深知這已是自己最高水平,一官半職總是有的。
舒窈不是一般的大家閨秀,她是吏部尚書的女兒,婚嫁早已定下,只嫁給今年的狀元。
崔小生在得知自己是探花之后,第一時間見了舒窈。舒窈將信奉還,言:
“小女子不才,不知公子心系小女子良久。未得公子消息,而今小女子另有所屬。若是耽誤了公子前程,小女子先賠個不是。”
崔小生收下信,悵然離去,這世道很多事由不了自己。待他歸家,將喜訊告訴父親,父親自然高興。
某一日,崔小生拆開信,信的末尾添了幾句。
“未有紅顏,不愿三冬暖,不愿春不寒,只愿,余生有良人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