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染是一種古老的技藝。早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我們的祖先,在一次無意中發(fā)現(xiàn),山野中的草木之根、莖、葉、皮經(jīng)溫水浸漬后,可提取染液。
? ? ? ? ? ? ? ? ? 草木染の技法
傳統(tǒng)的草木染技藝,包括了從植物的采集、植物染液的提取、制液到染色加工等一系列工藝,其方法大致可分為媒染法、套染法、氧化還原法等幾種。
-媒染法-
媒染是利用載體對纖維沒有親和力的某些染料色素,使其染料染于纖維上,這種載體稱為媒染。為提高色素與纖維較好地結(jié)合須通過一些礬類物質(zhì)的介入,這種媒介物稱為媒染劑。媒染法還包括直接媒染、先染后媒、先媒后染。
-復(fù)染法-
必須反復(fù)多次浸染,色素才可能較多地吸附與聚結(jié)。這種同一色系反復(fù)染色達到深色的方法稱為復(fù)染法。
-套染法-
套染工藝是先染一色后,再套染另一色,產(chǎn)生第三色的效果。
-氧化還原法-
藍靛染色采用的是氧化還原法。藍染后,纖維出缸時呈黃綠色,一經(jīng)空氣氧化,纖維立即轉(zhuǎn)變成藍色。
需要準備這些工具:不銹鋼鍋(1只)、煤氣灶或電磁爐(1只)、竹筷(1雙)、家用秤(1臺)、橡皮筋(若干)、棉線繩(80cm)、玻璃珠(若干)
要用到這些材料:絲巾1條,蘇木(中藥店有售,大概50克就可以),明礬(一點兒),準備好就開始:
制作過程:
蘇木
1. 制作染液:將蘇木放入1000ml水中煮開,保持小火繼續(xù)煮30分鐘。濾出染液后,再次加入1000ml水煮開后,保持小火煮30分鐘得到二次染液,將兩次的染液混合倒入鍋中。
2. 制作媒染液:將明礬放在燒杯中用700ml水溶解待用。
3. 絲巾扎染-準備扎染:準備一些直徑5-10mm的玻璃珠、一些直徑20mm的橡皮筋、2根長為40cm的棉線繩,用來扎制扎染的圖案。
4. 絲巾扎染-扎染的位置:將絲巾對折兩次后,大概估計一下絲巾的整體效果,我們希望沿絲巾長度方向的中間部位,染一些小花,并在兩側(cè)染出兩條不規(guī)則的條紋。
Tip: 可以用水溶性筆在絲巾上標出設(shè)計好的位置,會讓最后的圖案更符合自己的設(shè)想。5. 絲巾扎染-花朵圖案:在想要扎出小花的位置放一棵珠子,然后用橡皮筋將珠子箍起來。就像這樣。
6. 絲巾扎染-花朵圖案(b):將絲巾中間部位按設(shè)想的位置全部用剛才的方式將珠子扎在里面
7. 絲巾扎染-條紋圖案:把想要扎出不規(guī)則條紋的地方整理為一束后,用棉線繩系緊。扎好一側(cè)后,將另一側(cè)也按同樣方式扎緊,扎好的絲巾如圖。8. 煮染:將扎好的絲巾用清水浸透,這樣染色時著色會更均勻,然后將絲巾放在蘇木煮出的染液中,慢慢升溫到沸騰后,保持小火沸騰狀態(tài),讓絲巾放在染液中煮染30分鐘。注意煮染時要不停地翻動,以免絲巾著色不均勻。
不同材質(zhì)的絲巾染出的顏色會有差別,有些原色絲綢在蘇木染時,會得到很厚重的紅色,而有些經(jīng)過漂白處理的絲綢,則可能是紫紅色。煮染時間加長也可以加深染色效果。9. 媒染:將絲巾取出后晾干染液。不必等絲巾完全干燥,潮濕即可,然后將絲巾浸入明礬溶液中做媒染,浸入后再用小火燒開煮染15-30分鐘。10. 媒染完成后,將絲巾取出晾干,去掉扎染的橡皮筋和棉線繩,洗凈浮色后熨平,一條草木染的PL絲巾就染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