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作為選擇對象的磨難
《當》并非一本討論健康方法的書,而是村上春樹作為一名長跑愛好者以多年長跑經歷為基軸的回想錄,記錄了他在跑步過程中的所思所感及自問自答。因為日日堅持,長跑由此上升成為一種個人人生哲學:雖然馬拉松在形式上對人的體力是一種痛苦的考驗和磨難,但在他眼中,生活中的磨難體驗完全取決于個人自身的價值判斷,是可以為個人所選擇的。
第一章 誰能夠笑話米克.賈格爾(Mick Jagger)呢?
對村上而言,跑步與寫作相同,都是無關外界勝負成敗而在于內在設定標準是否達到的活動,立志提高自己,并日日為之付出努力,符合他的價值理念。寫作是精神上的遺世獨立,需要物理上的規律性運動來緩解孤絕感,跑步就是很好的方式。村上的年齡趨近花甲之年時忽然感到,人無法假設未來的狀態,雖然如此,當下的點滴小事并非沒有價值,至于意義,需要用時間來做判斷,于是記錄跑步的所思所感變得非常重要,同時,循序漸進,花費時間,才能夠提高對事物的認識深度。
注:米克.賈格爾(Mick Jagger)是英國著名搖滾滾石樂隊的主唱,他曾經說:“我如果到了四十五歲還在唱《滿足》,還不如死了的好。”然而,如今他已過六十了,還是繼續在唱《滿足》。有些人為了此事笑話他。
第二章 人是如何成為跑步小說家的
1978年4月1日下午一點,村上作了成為一名小說家的決定。在初始的三年時間內,他一邊經營店鋪,一遍利用零碎時間進行小說創作,在獲得了初步的肯定和基本的生活資金積累之后,想要寫出更好的作品的他孤注一擲,關閉店鋪,成為了一名專職小說家。為了擁有更好的寫作體力,他堅持長跑,戒掉香煙,和從前不規律的生活習慣作別。憑借每日堅持,擁有了長跑的習慣和健康的身體,同時,也寫作出個人理想的作品。
第三章 在盛夏的雅典跑第一個42公里
村上寫了自己千葉縣和雅典兩次馬拉松的跑步經歷,反思了刻苦訓練對于比賽成績的重要性:從量的積累到質的飛躍,才能夠接近自己理想的完賽水平。著重描寫了在雅典完成第一次全程馬拉松的心路歷程【道路、天氣、交通、路人、身體狀況及感受、路邊動物、沿途風光、里程、人文歷史】,為之后20年平均每年一次的全程比賽定下了基調和相同模式,難以更改。
第四章 我寫小說的許多方法,是每天清晨沿著道路跑步時學到的
村上認為作為小說家最重要的三個要素是:1.才華;2.集中力;3.耐力。其中,才華是成為一名小說家的前提,具有先天性。集中力意為將自己有限的才能匯聚,而后傾注于最重要之處,什么都不考慮的能力。這種能力可以靠后天培養,用于彌補先天才華的不足。寫小說是一項體力勞動,對于才華處于一般水平的作者而言,在年輕時努力培養自己的膂力【集中力】,在年歲漸長之時有望于自己的才華邂逅。集中力的培養與長跑中訓練強化肌肉的做法相似,可以通過日日訓練,將自己的極限值向上提升。無論是跑步還是寫小說,即使是在個人的局限性內生活,也有方法讓自己有效的燃燒。
注:箱根長跑接力賽
第五章 即便那時的我有一條長長的馬尾辮子
村上不停觀察隨著季節時間刻度的推移而產生不同戶外的植物、動物、河流、路人與跑者。從六月份到十月份持續的累積跑量迎戰紐約馬拉松,即使在路上被年輕的哈佛女生超越,也保持自我節奏不亂,作者感慨:每個個體自有其時間性,保持自我步調即可。世人常用“藝術家=不健康者、頹廢者”的公式的觀察寫作者。村上承認寫小說的確內含不健康的、反社會的要素,但他提倡用培養基礎體力的方式來培養藝術家的免疫系統,對抗因時間流逝而產生的藝術憔悴現象,阻止自我在肉體和精神上日暮窮途。
第六章 已經無人敲桌子,無人扔杯子了
第七章 紐約的秋日
第八章 ? ?至死都是十八歲
第九章 至少是跑到了最后
村上寫自己參加鐵人三項的比賽經歷,他認為自己是一個存在諸多缺點的比賽者,同時,自己在人生方面也并無特別突出之處,但他認為生而為人,應該要發揮自己能夠擁有的優點與生活角力。他在鐵三的參賽過程中,通過刻意練習提高自己的游泳水平來填補自己對先前成績的不滿足,雖然最終成績仍然不是頂尖,但超越昨日的自我,比起比賽成績對于他來說,更具價值。他也在這個過程中重新體會了自己的價值觀念:全力以赴地解決眼前的難題,花時間訓練自己,積累結果,在忍受痛苦中生存,讓結果可以為自己所接受,使自己的人生無怨無悔,如此,勝利或失敗,他人的毀譽,都不必太過在意。
讀書目的:一月份參加完單位9km的跑步比賽想把自己的跑步經歷比較有結構完整的寫出來,發現下筆有些困難,重讀村上作品,是為了了解作為一個寫作經驗豐富的跑者,如何去架構自己的跑步經歷,寫跑步經歷的時候又能寫些什么內容?
初讀:寫了村上春樹作為一個作家和跑者,乃至一個人,透過跑步傳達自己為人處世的心得和價值觀念。通過自己如何開始跑步,第一次馬拉松跑步的經歷,和初為一個小說家的經歷相互交織,從毫無章法到習慣成自然。跑步和寫作有諸多相似性,都與作者的本性相契合,許多旁人認為不相契合的部分,作者也憑借自己愿意做,竭盡全力的做,換來了進步和能力邊界拓展,成為一位優秀持久的跑者和文筆成熟、架構得當的小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