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那天我們討論是先有理念還是先有技術?
? 我覺得應該要分情況來處理。對于一些理論知識不強的家長,我覺得,可以先給他一點理論和一點理念,然后給他多一點技術,等到他有了一定的技術后,再去強化他的理論和理念。例如,有些農村的家長,你跟他講理論和理念,他覺得你都是說大話,肯定沒有興趣。從我自己的經驗來講,有很多家長,他也有理念,但是他沒有技術。有很多家長,他也愿意去很好的教育自己的小孩,但是他沒有方法,他知道他的理念就是愛,但是他用他的方法展現出來的愛,可能跟我們需要的或者說孩子需要的不一樣,這就導致了他的矛盾,然后他就不能用自己的實踐來肯定自己的理念。如果我們先給他一點理論,然后再給他一點實用的技術,他會覺得很有用,然后將這個技術運用到自己的實踐中慢慢地強化自己的理論,然后又把這個強化的理論運用到實踐中,慢慢地他就形成了他自己的理念。讓他看到自己的理念,通過自己的教育,他的小孩進步了,他們的母子或父子關系改善了,這樣才能更加的促進他的理念變成他的自己的一種信念。所以我覺得可以先給一點理論,然后再告訴他一些技術,然后技術提高了再去加深理念,深入理解理念之后,再輔佐以技術,然后讓技術在實踐理念。我覺得這樣一個過程應該就更完美,所以我們如果脫離實際情況來談論理論與技術到底哪個重要,我覺得欠妥。
? ? 對于有了一定理論的家長我覺得把這個概念和理念說清楚,把概念和理論理解透徹,然后去告訴他一些技術可能會更好。
? ? 我想理念與技術的關系,也就是道與術的關系吧,道與術其實是分不開的,道要用術的形式來展現,術要用道的理論來支撐。到底先有道還是先有術,我覺得可以先有一點點道,然后有術,等術不斷提高的同時,又可以悟到更深的道,然后用更深的道去再不斷地提高術,最后兩者完美結合就變得更美好。如果用一個例子來說明,我選庖丁解牛。
? ? ? 我覺得每個人的成長,都是在不斷的肯定自己,然后又不斷地否定自己,然后又不斷地肯定自己,然后又不斷地否定自己,最后肯定自己中,完善自己。
? ? ? 這僅僅是我的一點思考,可能不夠成熟,僅供大家參考。歡迎大家圍觀并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