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寫過一篇短篇小說,憑著自己的一腔熱情完結了,但反響不佳。去年開了兩篇小說,寫了一半就丟在那里沒寫了,但是這事情沒完。
《小說創作基本技巧》(Novel Plant it. Write it. Sell it 2013)這本書來的是如此及時,這是一本工具書,特別是針對寫了三分之一處就爛尾了的原稿的寫作者。比如說我。
這本書的目的: 解構和分析寫小說的過程,并讓大家的寫作方式有或微小或劇烈的改變,讓我們意識到思維和計劃有許多可操控的要素,再加上一點點天賦,想象力和長久的堅持,完成我們的小說。
作者琳恩.巴瑞特—李(Lynne Barrett--Lee)從二十世紀90年代開始成為全職作家,出版多部暢銷小說和紀實類文學作品,包括《茱莉婭獲得生活》《母親的道路》等。作者從2009年開始供職于英國卡迪夫大學,教授小說寫作技巧。
他在本書中提到:對于想寫小說的人來說,只有一件事最重要:寫。
《小說創作基本技巧》從最開始計劃寫作到寫作,一直到最后出版,作者結合自身多年的經驗給出了合理的建議。對于新人來說,根據書中所列的十大基礎寫作技巧,開始創作小說,省時省力。對于寫了三分之一爛尾的人來說,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從最核心的部分開始,建立自己的寫作計劃直到完成小說。
首先,了解寫作的七大要素
1.主題
主題是整本小說的中心,它最好是你經常思考或是有很深見解的東西,最好是你親身經歷的事情。要及早確定作品的主題。
2.設定
選好主題后,就要開始設定你的故事:發生在何時何地?是當代還是歷史還是未來?它的環境和地點(社會或職場)是你已經知道的還是需要做大量調研工作的?你的設定對主題或劇情是否有必要?角色與地點的互動必須是有意義的,是能推動主題的。
3.視角
第一人稱(我去買東西了),第三人稱(他或她去買東西了)。作者建議第三人稱寫,你可以拓展多個視角,你可以讓有些情節發生在主人公看不見的場合。讓你寫的主人公,在讀者面前有辨識度,通過主人公的眼睛展開故事。如果你需要其他人物的心聲,那你就需要多個視角。
4.人物
他們長什么樣?是什么驅動著他們的生活,你所設定人物講話的方式,喜愛或憎惡的東西,請不斷地往列表里添加內容,來豐富這個人物。讓這些人物真實地對你給他們設定的情節和傷痛做出反應。總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他們如何推動小說的主題和情節?
5.情節
情節是為了描繪故事主題而發生的事件。當作咒語一樣背誦。
設計情節:故事從何開始,到哪兒結束,你打算如何連接起始點。你可以套用簡單的“男孩遇到女孩/男孩得到女孩/男孩失去女孩/男孩追回女孩”公式。這只是開頭計劃的初期階段,你可以不斷地往里面填充內容。
身邊常備一支筆和記錄本,記錄了自己的靈感時刻。寫小說就是在起點和終點之間架設一條路徑,所有的情節需要你的設計。
6.主要事件/關鍵場景
故事場景:大場面,小場面,動作場面,兒女情長,惹人沉思,暴力,揪心,意味深長……當這些場景出現的時候,趕緊掏出筆記本記錄腦海里的每一個念頭和細節,甚至寫下腦海中的角色說出的每一句對白。——這相當于你思維銀行的“活期存款”。
7.開頭
“描寫業已發生的事情”是一條很有用的準則。不要“詳細介紹主人公”以及他們的七大姑八大姨,你可以等主人公已經進了重癥監護室之后再讓七大姑八大姨進入讀者的視野,讓他們在醫院的走廊里七嘴八舌地聊天,等待醫生的消息的同事,揭開故事的序幕。
二.先聲奪人的寫作技巧
1.直入主題
“in medias res”(拉丁語,意為“直入主題”),請大家記住著這句拉丁語。
寫出吸引人的第一頁以及第一章對你小說日后的成功而言十分關鍵。任何類型的成功小說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它們的開頭都能吸引讀者繼續往下讀。
首先,在故事的開頭,主人公身上必須發生重要事件,這樣讀者才能有足夠的興趣知道為什么這些事情會發生。再次,永遠,永遠在事情的中間開始寫作。
2.制造懸念很重要
作為主要的講述者,讓讀者讀下去的唯一原因是他們想知道接下來發生了什么。這時候你的主要人物就是提出問題并延遲回答問題的時間,這樣不僅讓讀者保持那種刺激的期待感,不僅僅是想知道結局那么簡單。
就像,好多人喜歡追劇,就是被情節所吸引,一集一集往下看,不追到結局不罷休。關于每章的結尾,你應該牢記:你的讀者必須足夠關心書中的內容才會繼續閱讀下,他們既關心你寫的主人公,這些人物得讓人產生同理心,還要有明確的動機。
3.延遲滿足感
就像你想讓小孩做什么事,你不會一下子答應他們的要求,而是一步一步設定,就好像有一把無形的“鉤子”,勾著他們往前走。就像釣魚一樣,只要把魚勾住了,魚就任你擺布。
如果愛人接吻了就趕緊打斷她們,如果警察快抓住反派了,就趕緊讓他們逃走。請時刻注意到:震撼,驚喜,延遲的滿足感這些元素。
4.擱置懷疑
這個概念是由英國湖畔詩人繆爾.泰勒.柯勒律治提出的。在寫作的過程中,要不斷地加強人文關懷以及設定的真實程度,讓讀者最終“不再對敘述中難以置信的部分產生懷疑”。
5.創造敘述緊張感
敘事的緊張感有三個元素實現:人物刻畫,沖突和懸疑。請把這種緊張感帶給讀者。這個原則適合所有類型的小說,并且由兩個元素組成:一.讀者要關心你所創造出的人物;二.這些人物必須經歷某些人生的掙扎,而非活蹦亂跳地度過幸福的人生。(具體如下圖:)
6.制造點麻煩
讓你的人物無時無刻處于沖突當中,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你要竭盡全力做到這點,因為戲劇就是沖突,沖突就是戲劇性。
三.提示:避免在小說中出現的情況
運氣,機遇,運勢,命運,這些都不是有益的情節元素,規避它們。
確保小說中的事件是重要的,是事出有因,不然就刪掉它。把屬于你個人風格的內容和無關緊要的成分都刪除。記住,讓讀者讀起來流暢的小說,都是經歷了無數次修改的。
你永遠不該在一個場景的中間突然變換人物視角,除非用分隔線隔開。一個場景里插入好幾個場景是可以的,這樣你可以展現多個人物的不同視角,但是要注意各個章節之間轉換流暢。
四.你必須知道所謂作家面臨的困境
在成為作家之前,你必須要經歷:你沒錢賺,沒有截止日期,沒有同僚喝彩和尊重,也沒有行內的關系網助你一臂之力。你可能又窮又孤單,沒有出版作品的機會,時時刻刻焦慮。心理承受能力差或者沒有其他收入支撐自己生活的人,不建議當作家。
所有支撐你的僅僅是你自己的渴望和野心,狠心和倔強(當然是對自己),而這些品質最后都可能離你而去。
我們必須明白,不斷遇到進度停滯的掙扎狀態是很正常的。所以,你要很認真的寫小說的話,別讓這些困境暗地里腐蝕你,不要養成壞習慣。我知道這些話聽起來很雞湯,但是事實就是如此,有時候讓自己堅持下去的就是自己不懈的努力,不放棄,每天每天的堅持而已。
最后能成為作家的人,總是比和自己天賦相仿的作家寫得更多,更勤。所以他們走運的概率會提高。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如果你每周寫一篇并寄出一個新故事,那么被通過的概率比起兩個月才寄出一篇短篇小說的作家要大得多。
五.最后的話
想要作為一個小說家,永遠不要低估強迫的力量。
所有困境的唯一解決方法就是:寫。
要完成一部小說的唯一方法也是如此。寫的越多,靈感也越多,只有在不斷地寫的過程中,你才能保證靈感源源不斷,這是真的。要時刻保持你的觸覺的靈敏性。前期,你要非常刻苦的訓練,直到你學會了其中的門道。
作者在書結尾的章節還介紹了如何寫簡介,梗概,解答了是否要給自己找文學經紀人,以及關于書的出版之前的編輯和投稿。這本小書,字數不多,但是內容夠豐富。
從計劃開始寫到完成小說,一直到最后成功出版,是很多人的夢想。很多人都希望自己的名字印在真實書籍上,書脊上有實力雄厚的出版商的標記。實現夢想的第一步就是:寫。
在書沒有出版之前,你唯一的任務就是:寫完一本書,繼續寫下一本書,繼續寫下一本書,繼續寫下一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