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看了李松蔚的書《5%的改變》,我只看了引言,就迫不及待想寫觀后感,哈哈哈,不過我有在樊登讀書上聽完這本書的講解。
迫不及待想寫的原因,是因為我突然聯(lián)想到自己生活里的一些事情,跟作者說的很像。
最近我有一個困擾,就是每天下班吃完晚飯,我都會拿著手機一直刷視頻,7點到9點,一直低頭坐在一個地方不動,因為家里只有我一個人,也沒有人打擾,洗完澡,接著看手機,看到凌晨。我心里一邊覺得這樣不好,一邊又控制不了自己,于是,你應該自律的想法,每天都在腦袋里回響。這樣的結果就是,我比以往睡得更晚,甚至都失眠了。
可是有一天晚上,我跟往常不一樣。我做了什么呢?
那一天,下班回家的路上,我打開藍牙聽講書,就這樣一邊走,一邊聽,一邊看街景。然后,我回家吃完飯竟然開始做起了衛(wèi)生,還靜坐了30分鐘,我還是刷了短視頻,不過看了一會很快瞌睡來了就睡了。
回家的路上聽講書,這件事情你會覺得跟睡眠質量有關嗎,可那天就是這么一個跟以往也沒有太大改變,卻有點不同的行為,導致了整體的走向。
作者關于如何改變給出了一些經(jīng)驗,其中有一條,“請當事人嘗試的變化一定要小之又小,近乎不變?!蔽覍@句話理解的是,越是不起眼,越容易堅持,越有可能通過量變引起質變。
我以前每次都大刀闊斧的對自己進行升級,比如早起,第一天就恨不得自己每天都能做到凌晨4點就起床,結果持續(xù)了幾天五六點起床后,覺得好難堅持下去,就放棄了。然后整個人變得比之前還賴床。這樣過大的改變,會對自己期待過高,結果無法實現(xiàn),就對自己很失望。然后就告訴自己,我嘗試過,可是我還是不行啊。
而作者的建議,我們很容易做到,無形的增加自信心,也不會有挫敗感。心態(tài)最起碼是輕松的。
這本書光看前言就讓我覺得很舒心,還讓我心血來潮寫了一篇文章,哈哈哈,接著去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