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中作者認為人的思維有BUG,即處理信息、做出決策和評估狀況時的根本錯誤。并總結出4大類的問題:
1、認知偏見
作者認為值得重視的偏見包括:思維定勢、基本歸因錯誤,自私的偏見,需要定論,認可上的偏見、曝光效應,霍桑效應、虛假記憶、符號簡約謬論、名詞謬論。并提出解決認知偏見的幾個訣竅:“很少”≠“沒有”,適應不確定性,記錄而不是記憶。
2、時代影響
人的態度、哲學觀和價值觀受到時代的影響。作者提出了四種時代的原型,包括先知、游牧民族、英雄、藝術家,這四個時代原型并形成重復模式。
3、個性傾向
這節作者用榮格的MBTI模式來測試個人的性格傾向。BMTI四大軸的劃分分別是:外向內向、感覺直覺、思考情感、判斷與知覺。
4、硬件故障
作者認為人類大腦因為進化和本能的原因,保留了系統低級別的錯誤。包括蜥蜴邏輯、見樣學樣。
看完本章后的兩點感想:
首先,看了上面4個思維的BUG,其實可以發現現在絕大部分話題的混戰都跟這幾個原因有關。作者提出”激烈支持或者贊成一個觀點,提出的論據是基于邏輯還是情感或者只是熟悉,在特定情境論據是否成立,是否有考慮過別人的看法”就能很好的解決這些混戰。記得《好好講道理》中就曾提到三個原則,即“或謬原則”、“求真原則”和“清晰原則”與作者幾個觀點不謀而合。
其次,第五章提到的榮格的MBTI人格測試,最新的理論應該認為是不太靠譜的吧。我記得原來陽志平老師也提到過。心理學里對人的劃分,除了特質取向還應包括社會認知。內外向的劃分只是特質取向。根據特質來劃分內向和外向,按照動機或者社會認知取向劃分可以分高合群和低合群。我以前測試過,我應該是屬于低合群內向型。不過即使MBTI不太靠譜,作者最后總結提出尊重不同人的不同性格,依然是非常到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