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明天又考試了?你知道嗎?”我剛走進教師,班級的一位同學就跑過來向我分享她得到的“意外驚喜”。
“是的,我知道了。你是不是感覺特別激動?”我看著她的眼睛笑著問她。
“是的,老師,我實在是太激動了?你咋知道的呢?”
“我一看你那閃閃發光的眼睛就知道你一定是激動了?!?/p>
“這能不激動嗎?明明說是元旦回來后考,咋忽然就提前了呢?我還沒有準備好呢?這咋能不讓人激動呢?”
“說說你這沒準備好的意思是啥范圍?是你最近沒有學習嗎?”
“那倒是沒有。”
“是你之前所儲備的知識清零了嗎?”
“不是?!?/p>
“那準備好意味著什么呢?是指把知識都學完?”
“其實也不是?!?/p>
“是不是自己在考試前的心里會發生變化,感覺不踏實,沒有把握?是嗎?”
“是的,我就怕考不好?!?/p>
“考不好對于你真正的影響是什么呢?”
“就是考試成績浮動太大我就會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學習方法錯了?”
“然后你會怎么辦?”
“那我就需要調整我的學習方法。”
“如果這樣你需要感謝考試及時提醒你做出調整,這不是啥壞事啊?!?/p>
“也是,不過如果考不好我會覺得自己是不是最近驕傲了,沒有踏踏實實學習?!?/p>
“如果真是這樣,我覺得考試也是一種收獲,沒有讓你一直驕傲下去,是不是也不錯?”
“也對啊!我感覺最近沒啥提高,好像一直在吃老本。”
“孩子,老本也是你自己積累起來的。不是每個人都有資格吃老本的。你想想什么樣成績最難提高?是從零開始的人,是學了一部分的人,還是學了很多的人?”
“那當然是學了很多的人最難提高了,他的上升空間越來越小了。也是啊,這也是很正常的?!?/p>
“孩子,我能感覺到你們在考試前的忐忑心里和緊張,那是因為你們在考試前總是會想到考試的結果,總是害怕考試的結果不理想??墒呛⒆?,你再想想,當你在此刻擔心考試的結果的時候,你的心思是在此刻嗎?是什么讓自己產生了考試前的焦慮呢?”
“沒有。”
“試著把自己對結果的擔心放下,把心思放到此刻你正在做的事情上看看你是什么感覺?”
“現在跟你說話覺得挺放松的。”
“每次感覺到自己心里緊張和不安的時候,就把心思放到當下自己正在做的事情上。如果每天的學習我們都投入了,遇到的問題我們都及時解決了,結果還用擔心嗎?”
“嗯,有道理?!?/p>
“孩子,你有沒有因為外界的壓力和他人的評論影響自己對學習的態度和自己學習的狀態,感覺自己做得不夠好產生不舒服的感覺?”
“老師,這個還真沒有,我挺幸運的,我的父母挺理解和支持我的,所以我的壓力主要是來自自己對自己的預期和判斷?!?/p>
“你真的挺幸運,替你高興。而且你對學習的態度老師也看在眼里,只要你每天的時間利用好了,結果是過程決定的。同時也允許自己犯錯誤,如果對自己的期望值太高就會產生壓力影響自己的發揮,所以每天就盡力開開心心地學習,老師相信結果是不會差的。相信自己,你的付出本身就是一種結果,是嗎?”
“好的,老師!”
上課的鈴聲響起來了,我等學生們回到座位上。
“同學們!明天又要考試了,一些同學可能會覺得有些壓力。老師今天給你們讀一首著名的喜劇大師卓別林寫的詩《當我開始真正愛自己》送給大家,希望這首詩引起你們一些新的思考。
讀完詩后我開始領孩子們一起做題,相對于高三的復習,我本人更喜歡和孩子們一起讀詩、聽詩的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