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哭,不是錯
——我最喜歡的書之《愛哭鬼小隼》
張曈
《愛哭鬼小隼》也是我小時候手不釋卷的一本書。
這個故事的開頭聽著可能有一些怪:他——小隼小時候很愛哭。他在桑村老師的歡送會上哭了;想到橡樹果實掉到水里回不了家,哭了;當小隼想到小君挨欺負,他哭了;哥哥們非常認真地為他解釋詞語,他也哭了……小隼因為怕別人笑話而緊緊忍著哭。但是他的媽媽告訴他:“男孩子們真正傷心的時候,也是可以哭的呀!”他再哭的時候,不再覺得很羞愧了。他還是會招到別人的嘲笑。
可是他“愛哭”這個“毛病”卻一直改不掉。他上了小學,四年級以后,他不再為了一些小事而哭了。
?????讀了這本書以后,不知道你們想沒想過這個問題:“男孩子到底能不能哭?”我認為,男孩子也是可以哭的。
?????其實,哭不能代表一個人的懦弱,它也是在感動、同情、失望、悲傷、孤獨時的一個舉動,它是我們發(fā)泄的一種我認為的“最佳方式”。那么我們就要說:“誰說男孩子不能發(fā)泄呢?”哭,它根本不是一種代表人們性格的東西,我覺得它是一種讓自己自由的神秘的東西。它可以讓我們脫離那種無限情緒。男孩子也有這個權利。所以,當初日本那種說法…——“男孩子不可以哭”是不恰當?shù)摹?/p>
小隼到四年級以后就不再是愛哭鬼了。因為他當了副班長,他自己有了責任感。人為什么長大后就很少哭了呢?如果哭是表達自己的方式,人長大以后又有了更多表達自己的方式。比如,彈琴、唱歌、畫畫、寫作、跑步……媽媽說還包括購物、吃零食,還有更多!而我長這么大,我選擇表現(xiàn)自己的方式是寫作。當我憤怒或者傷心的時候,我不會憋在心里面,我就拿出紙筆,把自己內心都寫出來。小隼成了河合隼雄,是一位大作家,他也會把內心的感情寫出來吧?所以,我們才看到這本書——《愛哭鬼小隼》。
我爸爸,是個男人,我很少見到他哭,甚至是奶奶去世的時候。他怎么做到表達自己的情感的呢?就在剛才,我去問問爸爸,他說他會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比如玩電臺。我其實也是通過愛好來分散注意力和“發(fā)泄”自我的呀!爸爸說如果遇到自己悲痛欲絕的事情,他也會流下幾滴眼淚的,我就曾經(jīng)看到我爸爸這個大男人哭過。
長大以后,我們知道自己不是萬能的。就在我上一年級的時候,我也沒有認識到我的能力有限。記得有一張卷我只得了94分,老師講卷,我在一邊哭。我哭的不是老師的嚴厲,我哭的是自己:“我怎么會得這么點分呢?”現(xiàn)在我四年級了,我不會再為我得不到100分哭了——因為所有人都不可能是萬能。但是像我弟弟這么小的孩子,他還不知道,他覺得所有人都是萬能的,假如他的要求別人完成不了,那他就會大哭一場。
?
?????這本書小隼他不是一個人長大的,如果沒有家人們的幫助,他可不會成長。所以這本書里還寫了親情。看看小隼這一大家子,有哥哥還有弟弟,有爸爸還有媽媽。特別是爸爸媽媽,他們對于小隼愛哭這事兒,沒有嘲笑他,沒有責怪他,而是去理解他,試圖讓他不再為自己愛哭這事兒而羞愧。這說明爸爸媽媽的頭腦還是明智的。可能別的家長會說:“你一個男子漢,怎么還哭?”(我曾經(jīng)就對弟弟說過“男子漢流血不流淚”)小隼的爸爸媽媽,他們的寬容,真讓我感動。
?????我的爸爸媽媽也是蠻好的。看看我媽媽,雖然她脾氣很糟,但是她把我的寫作能力激活了。看看我爸爸,他既聰明,脾氣也不錯。他讓我知道親人是最愛我的人,這就是親情吧。我想親情就是親人之間互相關愛,關愛,是一種愛的傳遞。親人給予了許多許多愛心,你也會對她抱有許多許多的愛。你不能只求得愛,還不肯付出,那你就是忘恩負義了。親人之間還應該分享自己的好東西、自己的事情、自己的快樂。只有分享和傳遞愛,才會有一個美好的家庭,才會有快樂。
?????你看,我們(我是指我的家庭和小隼的家庭)的生活都是一樣的。我們每天吃飯的時候有對話,飯后出去玩,或者和弟弟一起玩……這本書寫的不只是小隼一個人的成長經(jīng)歷。
?????各位,我要再說這本書好,會怎么樣呢?也許,你喜歡,也許,你不喜歡。我們一起來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