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紹:
李林畢業后入職本公司華北大區行政部。3年的時間,他勤奮好學,進步飛快,但在與上級的溝通中時常會有一些不暢與障礙,以致錯失了一次升職機會。在資深同事的幫助下,初識《報·聯·商》,聽這位同事說,這是一門提高企業內部上下級間溝通技能的必修課,很多同事因為學習了報聯商,不僅自己的工作更加順暢,還贏得了領導的信賴,提高了工作效率。于是開始惡補功課。
李林入職第4年時,作為優秀員工代表為新入職的應屆畢業生進行了培訓分享。
從總部培訓回來后,李林收到一條通知:
公司決定從明年開始實行競聘上崗制度,各崗位公開競聘,競聘時間定于今年年底,與年度考核同步進行。
李林剛剛作為優秀員工代表為新員工培訓回來,心里自然是滿滿的成就感,看到這條消息,信心十足,心想:我只要把精力集中在工作上,把自己手中的工作做好,靠競聘摘掉”代“字的帽子,應該不成問題。
于是,李林在工作上一如既往地勤勤懇懇,努力奮發。
一轉眼,到了年底。緊張的考核與競聘開始了……
李林在筆試中獲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績,面試的總分也遙遙領先。
可是,競聘結果出來后,自己在行政部主管的位置上卻榜上無名。由于原行政主管產假休完已回來上班,李林在競聘中又落選,因此只能回到普通職員的崗位。
李林不解,失落了很久,終于還是忍不住去問了人力資源部負責競聘工作的同事。
原來,雖然李林在筆試與面試中都取得了好成績,但在匿名選舉環節,李林獲得的票數是偏低的,未達到行政部主管的上崗要求。
“原來如此!”,李林的心情一下子跌落到了谷底。
對于能力,李林很有自信,但自己的人緣兒就這樣差嗎?他失魂落魄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坐不住……起身去找王舒發發牢騷……
王舒聽李林講完事情的經過,問了一句:“你覺得自己的問題出在哪里呢?”
“我平時不太注意與同事們搞好關系,喜歡一個人悶頭做事,也不像其他同事那樣,休息時間各種應酬,廣交各路人脈,我只想一個人回家看看書,放松一下。”
“所以,平時不注意和同事間的聯絡,關鍵時刻就沒有人伸手相助。”王舒說完后,擔心李林臉上掛不住,又補充道:
“因為你和同事們之間沒有進行過情感的培養,在沒有情感的鏈接、大家對你不夠了解時,關鍵時刻即使想幫你,可能也會無從入手啊。
就像這次投票,大家平時看到了你的工作勤奮、努力、踏實、上進,你也因此獲得了優秀員工的稱號,但這還不代表你具備了成為一名管理者的能力。
和你分享一個人際關系的照亮法則:
如果我們是一盞不會亮的路燈,就不會有人愿意靠近我們;而當我們自己足夠亮,能夠照耀到別人時,人們才會愿意從我們身邊走過,愿意向我們靠近。因此,點亮自己,照耀別人,才能夠吸引到更多的同行者。
在點亮自己方面,你時刻在努力著;
在照耀別人方面,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每一位員工都希望能夠跟隨一位能夠幫助自己成長、能夠帶領自己向前走的領導者。但如果他們都并不了解你,看不到你能夠為他們做些什么,他們怎么敢放心把自己的前途交到你手里呢?”
一席話說得李林頻頻點頭:
“可是,我天生不擅長社交,更喜歡獨處,獨處時才是我最放松的時刻。如果每天為了和同事們保持頻繁密切的聯絡,而把自己搞得疲憊不堪,也不是我想要的結果。”
“這你就誤解了聯絡這個概念,不是每天下班一起逛街吃飯喝酒才叫聯絡,這次競聘勝出的人也并不是靠擅于應酬取勝,他們還有其他你沒有注意到的方法。”
“您快說說看!”
“比如,你在7月份的時候接受了培訓部的邀請,作為優秀員工代表為新入職員工進行了培訓。你在出發前把自己這幾年的筆記資料裝訂成冊,準備向新員工分享,但因為疏忽,這些手冊并沒有寄出,你回來后把他們全部堆放在座位下方,有沒有想過把他們分發給身邊的同事以及你做代理主管時的下屬,讓他們參考學習?”
“這個,沒有……”
“再舉個例子:你的PPT做的既漂亮又專業,我注意到你安裝了一個插件,里面有拿來即用的圖示工具、高清圖片等等,非常好用,有沒有把它主動分享給其他經常做PPT的同事?”
李林撓撓頭:“額……這個我沒想到……”
“還有,你知道同事正在做的一個項目目前正在最后的攻堅階段,而你去年做過的一個項目和他現在的處境有些類似,你會不會把你當時項目結束后的總結報告送給他做參考?你當時用到了哪些軟件,一起發鏈接給他,都可能會對他有幫助。”
“聽您這么一說,我突然明白了,以往我只忙著自己努力提升,沒有給他人提供幫助;只想著自己不擅應酬,沒有想過用其他方法來加強和同事們之間的聯絡。”
“你說的很對,要知道,人脈也是你實力的一部分。做到這一點,就要多替他人著想,心里要有別人,與同事間保持頻繁密切的聯絡,增強彼此的情感鏈接。”王舒總結道。
回到座位上,李林照例寫下了
古賀·報聯商法則:
之26:在他需要的時候,送去他需要的信息。
之27:心里裝著別人,才會記得把信息送給相關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