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篇關于《加入創業公司的29條工作經驗之談》,看完后感覺身上的傷疤又疼了一次。結合《重新理解創業--易到創業總結》,我也來次正式的總結,給過去做個告別。
0 1 那一年的創業時光
2016年上半年,O2O大火的時候,當時有個伙伴預測兒童興趣教育在未來是趨勢,又受雷軍“風口上豬都能飛”的洗腦,于是找了之前做技術的同事,大家一拍即合,開干,也一頭涌入創業大潮,想嘗試做一頭能飛的豬。
于是1個月后,我們的產品設計原型就出來了,愿景是打造兒童興趣教育平臺,幫家長找到附件的好老師,為全職或兼職老師提供一個施展才華的平臺。其實就是滴滴+易道的模式套用在興趣教育上,家長端可以發單選老師,老師端可以接單上課,所謂的新瓶裝老酒。所有滴滴遇到的問題,比如如何規避用戶跑單(脫離平臺轉移到線下交易),比如安全問題,等等,我們都提前討論了解決方案。
除了戰略和產品,創業需要考慮的大小事太多太多了,需要像行政一樣,為團隊找集中辦公地方;需要具備hr的慧眼,去挑選靈活能干的小實習生;需要像財務一樣,對日常開銷的每一筆賬目做詳細的記錄,去分析不該花卻花了錢的地方;需要像商務一樣,挑選第三方服務供應商,去洽談對接簽合同;需要像業務一樣,去做路演的報名,準備路演材料,去宣講;需要像測試一樣,去幫助研發測試產品功能.....。那段時間挺苦逼的,但就像健身教練所說的,劇烈運動后的拉伸,讓身體感覺到疼痛的舒適感。
0 2 創業的經驗總結
關于決策:
快
MVP,快速迭代,創業初期拋棄完美主義精神,有些功能60分其實就可以給用戶先用著了,同步收集問題后再快速迭代;
慢
對于創業公司,即使做對100件事,但如果有1件事做錯了,就有可能失敗;因此適時的慢下來,做周全的考慮,切勿因小失大。如果待辦任務較多,也可以慢下來先清空歷史待辦,再開始新的任務。慢下來就有時間用數據說話,而不是拍腦袋。
取
每個創始人或產品經理的心里都有一張或大或小的地圖,地圖上會標記出我現在在哪,我的目的地在哪,我到達目的地的路線;也會把路線切分成幾個里程碑,每次前進多少步,路上可能會遇到哪些障礙,如何躲避或打敗障礙;
舍
產品經理最難的就是決定不做什么,同樣的作為創始團隊成員,面對擺在面前堆積如山的需求,不要做大而全的產品,更不要一口氣吃個胖子,一次只解決一類用戶的一個痛點,不要偏離自己的目標。
舉個案例:當時我們在做家長端線上約課時,因為擔心用戶轉為線下交易,臨上線前又加入了再約一次的功能。由于個人當時不懂MVP,又是個完美主義者,做了大而全的產品設計方案,也是導致產品失敗的原因之一。
關于團隊:
找人
找有共同價值觀且能力互補的人組合團隊。
找到技術過硬并能帶領大家綜合考慮并解決問題的技術帶頭人,如果是IT類產品,這個非常非常重要。我們當時雖然也找了技術負責人,但缺少架構和管理經驗,沒法把研發小伙伴帶動起來。
為了家庭和睦,盡量不要夫妻兩人一起創業。因為創業需要投入的精力實在太大了,需要溝通討論做決策的地方太多了,而且時間緊迫,工作上的吵吵鬧鬧還是不要影響到家庭為好。
找錢
聽說我們也要創業,身邊有個做小生意的老鐵就說要資助。但隨著產品研發的推進和路演,產品遲遲不能上線,不能上線就沒有流量,沒有流量就很難吸引到投資人,沒有資金進來團隊就很難繼續維持。整個就是一個惡性循環。但越是這樣,我們越不能輕易拿朋友的錢。我也不確定這個決策是否正確,創業本就是一次大冒險,而且當時連我自己都沒有多少勝算。
花錢
大部分創業者,前期都是自己投錢進去,所以錢一定要花在刀刃上。在花錢這件事上,我們就犯過好幾個錯,在創業前期我們就先成立了公司,注冊公司很簡單,找個中介3千多塊錢就能搞定,但是注冊公司后,就要有出納來打理公司日常結算,于是我們有每月500塊請了個兼職出納,在產品沒有上線前,我們就早早的買了第三方支付系統(其實是被對方套路了)。
全力以赴
如果決定創業,并且認定這個方向,那創始團隊核心創業就辭職出來,全力以赴的投入到創業項目里吧。我們當時產品和研發都是兼職,每周只有晚上和周六一天的溝通和研發時間;導致產品拖了近1年,遲遲無法上線。無形中消耗著大家的精力和希望。
關于個人:
洞察力
易到周航提到說,創業者要能看到機遇,也要能看穿本質。梁寧說要做解決用戶痛點或癢點的產品,這些都依賴對用戶和行業洞察。
我在16年的那次創業,選了從來沒有接觸過的教育行業,雖然聯合創始人有教育背景,但作為產品負責人的我,對行業和用戶了解都遠遠不夠。這也是導致創業失敗的原因之一。
行動力
光想不做就是空想,懶惰是人的天性,一定要克服,雖然這會讓人難受。還好我是個兔子型的人,這一點及格。
毅力
之前在TED演講中看到一份關于成功人士特征的調研,決定一個人成功的不是智商,而是毅力。創業是一場馬拉松,有勇氣參加的人不多,能堅持跑到最后的更少,能取得名次的更是少之又少。
主人翁
我們去看招聘產品經理的描述里,都會有這個要求,但實際上符合什么標準才算是有主人翁意識呢?比如:我住在自己的房子里,如果地上有個臟東西,我立馬會去清理干凈,不用誰來提醒我;我看到自己孩子某個行為不妥當,我立馬會想辦法去糾正她;我看到自己的產品被用戶吐槽了,我會著急的睡不著覺,想最優的方案來盡快解決用戶的問題。
大局觀
既然選了創業這條路,就不可能再像以前打工一樣,只是埋頭做領導安排下的事,多從宏觀的視角結合產品愿景和目標,全局的看待和解決問題,為產品制定可持續發展的規劃。
靈活,擁抱變化
互聯網思維里提到2點:用戶體驗+效率,市場瞬息萬變,特別是對于2C端的互聯網產品,及時響應用戶需求快速迭代產品,才有可能生存或快速增長。
0 3 關于創業后遺癥
創業改變的是一個人的心態,而且是不可逆的。
在17年創業宣告失敗后,我又加入一家處于快速發展期的公司。但是創業所修煉的責任心、主人翁意識、取舍、響應變化的能力已經像烙印一樣,影響著我的決策和潛意識。這些讓身邊同事感覺很有壓力。
之前還有朋友問,以后還會選擇創業嗎?不會輕易去嘗試互聯網了,畢竟空有熱情和毅力是遠遠不夠的,團隊、資源、時機都直接影響著創業的成敗。
關注公眾號【零點零壹】 ,在產品的路上 和玉米大人一起 每天進步一點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