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聽課時,盯著幻燈片上復雜的暖通空調系統圖示,我走神了:為什么我會在這里,聽著這樣對我而言十分枯燥的課?花了那么多錢,只為了在這聽自己不喜歡的課,這是否是一筆虧本的買賣?
我重視教育的父母會說,只要是學習,就不可能虧本。但我不止一次地想,我為了所謂的“工作前景”選擇理工學科,而不是人文學科,如果畢業了,憑借理工科的背景也找不到一份好工作,那我豈不是竹籃打水一場空?既沒有熱情,也沒有錢可賺,我圖的究竟是什么呢?
我身邊的人都在反復向我強調,我當初沒選英語專業的好處。是的,我不必與那么多人競爭小學英語老師的崗位,不必面對人文學科本就十分狹窄的就業范圍,不必困在一個當今社會不想要也不重視的學科內怨天尤人。但是,我在生活中的傾向幾乎每一種都與理工科背道而馳,而與人文學科不謀而合。本科畢業時,我帶回家的全是英文書籍,土木專業的教科書我賣得一本都不剩。閑暇時間我全都用來讀書,和人聊天最開心的時候就是聊剛讀過的好書。要說我與理工科最接近的屬性,大概就是思考比較理性,很少表達感情。
任何一個不了解我的人看到我的書桌,都會認為我是個英語專業的學生,然而實際上,我是個讀土木專業,去過工地、做過混凝土實驗的學生。我似乎過的是一種雙重生活,只有業余時間才是真正的我。
在你的全部身心都在朝向一個方向時,你選擇了另一個方向。這樣的掙扎與糾結,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