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如果說信仰的話,我可能除了信仰孫悟空之外,就是太陽了。童年里早上起床如果是陰天,那么一整天都不會開心,因為陰沉的天色,我會分不清上午還是下午。而且,在我的淺薄認知里,玩樂就應該在晴朗的天空下進行。后來長大了,太陽不僅是個天上發光發熱的球,它代表了更多的意義。我開始希望自己可以成為一個像太陽一樣,極具光和熱的人。希望自己的生命可以像太陽一樣閃耀,能讓周圍的人因為我的存在,而覺得溫暖、光明、歡樂并且獲得無窮無盡的正能量。
? 我討厭下雨,喜歡陽光。下雨到處都是濕漉漉的,會弄濕鞋襪和頭發,讓人生厭。我那時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天氣好,心情就好”現在想起來既覺得好傻,又覺得兒時的天真可貴。是從什么時候開始喜歡下雨的呢?初中時看到一句話“下雨最棒的就是沒有灰塵” 被小小的震撼了一下,對啊,換個角度想,下雨也不太糟糕。看到這,會不會覺得我小小年紀,就學會辯證思考人生了?但是真正改變我想法的其實是,下雨了操場會積水,可以不跑步。這就是小孩子的想法,簡單又目的明了。這就是純粹吧。
?恰好周末,悅悅清清是我高中最好的朋友,如果沒有意外,她們會是我這輩子“最后”的好朋友。
?人是會變的,朋友的定義也會發生改變。小時候可能因為一塊糖,兩個人勾勾手指就是好朋友。后來再長大點,明白興趣相投,性格合適才可以做好朋友。現在呢,即將十九歲的我,將朋友的門檻越定越高。看重人的品格、才華、為人處世,還要看這個人是否自私狹隘,更要看自己與它是否志同道合,也就是所謂三觀契合。
?可是,在自己評價他人的時候,別人也在以同樣甚至更好的標準評判自己。說白了,長大再交的朋友,是需要互相欣賞的。或者說是需要一些可以互相利用的價值,作為友情的成分。
?我邀請悅悅和清清來家里玩,凌晨兩點才睡。睡得是晚,可是并沒有想象中的徹夜長談。而是各看各的手機,偶爾會分享一些笑話趣聞。其實,我們都明白,因為長時間的分隔兩地,有些事情說來話長,不知從何說起。我們不能像以前一樣,每說一句話都可以輕而易舉的想象是怎樣的情形,每件事都仿佛可以感同身受。現在做不到了,我不知道你身邊出現了哪些人,不知道你們的關系多么錯綜復雜,不知道你們生活的環境,風土人情。我們互相淡出了彼此的生活。剩下了純粹友情。
?我不死心的躺在床上想了許久,還是執著的希望通過淺薄蒼白的語言,讓你們了解我的生活,我的迷茫。但是,我最后什么也沒說。因為,我突然明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壓力困惑,不只是我身處水深火熱之中。 我們最后在嬉笑打鬧中睡去,短暫的快樂心安,也許就是朋友真正的意義。
那些說不出口的話,正是在告訴你,你長大了,需要獨自面對并且克服生活出的難題,你開始獨立的與世界交手了。
? ? ? ? ? ?
? ? ? ? ? ? ? ? ? ? ? ? ? ? CW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