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安老怪? ? 15年經驗的資深炒家
(五)目前在炒股學習中的一些問題
現在市場上流行的很多炒股的書、甚至“秘籍”,魚龍混雜。
很多方法在我看來,炒股價值觀都有問題——比如有人教你預測大盤的底部和頂部在哪里,本質上就是試圖從最低點賺到最高點。在這樣過分貪婪的炒股價值觀指導下往往會在股市劇烈變盤的時候出現大虧。
有些就是教人碰運氣,照此方式炒股,也許會成功幾次,但是早晚會虧錢——比如向下攤平、抄底、搶反彈、超短線等等;
有些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比如,有人會告訴你出現“三只烏鴉”、“紅三兵”、“錘頭”、“墓碑”、“身懷六甲”、“十字星”、“弧形底”等等情況時,會怎么樣。究竟為什么會這樣,大多語焉不詳。在不知道背后的原理的情況下,機械的照搬,很容易被主力利用。
更多的情況是,沒有把經驗背后的本質和規律說透。
比如,有的人告訴你“一定要低買高賣”、“別人貪婪我要恐懼、別人恐懼我要貪婪”,也許說的人憑借自己的經驗知道什么時候低,什么時候高;什么時候該恐懼,什么時候該貪婪。但其他人知道了這些正確的廢話之后,還是需要很多年的摸索才能真正知道該怎么做。
有的人會告訴你,幾日均線穿越幾日均線就是買入點,不知道你試過沒有,最后賺到錢了嗎?如果炒股賺錢這么簡單,誰還去工作。
況且,如果真的是這樣,大家都知道,主力也知道,如果主力想把這支股票賣給你,是不是可以輕松地制造出這個形態呢?
其實,很多時候,發生這種情況時,股票確實是漲的。在股票漲的時候買,往往是能賺一些錢的。
但是,因果關系恰恰是顛倒的。
——之所以會形成這些技術形態,是因為股票價格的漲跌,而不是因為有了這些形態才造成了股票價格的漲跌。
就像太陽出來公雞會叫,不能說是因為公雞叫把太陽叫出來的吧。
產生這些技術形態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
如果沒搞清楚它們背后的本質和規律,就無法真正用好技術指標。
只憑經驗,不知道背后的規律就去炒股,造成的結果就是,你賺錢了,不知道是因為什么賺的,賠錢了,不知道因為什么賠的,最后,從事這一行就完全變成了碰運氣。那么,從事這一行在很多人看來,當然就不靠譜了。
還有人會告訴你,要進行“基本面分析,價值投資”,長期持有,甚至他們會舉例子說,xx股票如果從10年前就長期持有了,現在翻了多少倍。
不知道說些這話的人自己10年前買了這支股票沒有?
他們說的這種股票肯定是有的,但是在10年前你是怎么從茫茫的股票中發現它這個獨苗的呢?10年前的那些股票,最后一直沒怎么漲、跌到更低價位,甚至停牌、退市的要更多好不好?
如果有人給你這樣的秘籍,你大可以馬上反問他:現在請你告訴我,目前哪支股票可以實現這一點,我現在就買入,準備拿10年。
能夠講一個正確的道(fei)理(hua)和能夠真正地實戰操作,是兩碼事。
很多人給了你“要價值投資”、“要低買高賣”的雞湯,卻沒給你怎么喝這個雞湯的勺子。
有些人甚至誤以為進行“基本面分析”就是“投資”,進行“技術分析”,就是“投機”。
其實格雷厄姆很早就給“投資”下了準確的定義:經過全面而深入的分析的、確保本金安全的、獲得滿意而適當的回報的。凡是符合這3點的,都叫投資,不符合的,都是投機。
如果盲目的用一些不全面的數據進行所謂的“基本面分析”,同樣是沒有控制風險,如果不能控制風險、不去確保本金安全、不知道在收益面前適可而止,依然是“投機”;
而如果綜合進行個股技術分析、基本面分析、大勢分析、主力分析,同時利用完善的系統控制風險,在保證本金安全的前提下獲得盡可能多的,合理的收益,依然是在進行“投資”。
還有很多問題,不再一一列舉。
(六)讓炒股走出深海
正因為基本價值觀的錯誤、核心概念混淆,方法本質沒說透,造成了炒股這件事似乎總是充滿了不確定性。
在很多人看來,一入股市深似海,里面隱藏著數不清的黑洞、暗涌和陰謀詭計,充斥著道不盡的瘋狂、刺激和跌宕起伏。
這些年來,很多新聞、報道、消息似乎也都在印證這一點。
真正能通過股市賺到錢的,往往是大機構。他們在資金、人才、信息都十分充分的情況下,利用信息發布、操盤、媒體、公關、資金調撥等不同工種的分工協作,在股市上大賺其錢。
而普通散戶,往往會淪為盲聽消息博大錢、盲目買入碰運氣。賺了,就認為是自己分析的好,賠了,就認為是政府不作為或者莊家太黑心。
也許,該想辦法讓炒股這一行走出人們頭腦中的這片深海了。如果你想聽消息、聽朋友、聽專家炒股,其實大可不必冒這個風險,把錢投資到自己能夠掌控的領域更靠譜一些。
如果你想系統性的學習炒股的基礎知識、基本規律、基本原則,就應當靜下心來,仔細的去研究它。
其實,它并不難。
也許,大家需要有一個關于炒股這門學科的知識體系,真正把炒股變成一門可供學習的知識和一種能被掌握的技能。
這就是我做這件事的初衷。
在任何一個領域,要想形成知識體系,一定是找到了許許多多的經驗背后共同的必然規律。這樣這門知識就具備了可以被言傳、身教、練習、掌握的可能性。
當然,這件事規模龐大、任重道遠,憑借一己之力,一定會有很多不足之處。
但我還是希望我能夠通過我的嘗試來拋磚引玉,從而讓更多的人都參與進來,為這個知識體系添磚加瓦,直到構建出一個完整的知識大廈。
因為,我堅定的認為這條路是可行的。
轉載請注明出處!
系統性的學習炒股這門科學,其實并不難!下期將為大家介紹我的炒股歷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