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讓我脫胎換骨:讓生活變輕盈、更豐富的4周變身計劃》,作者Ada林珮玲。本書從“生活就是要舍得”開始,依次介紹了皮夾、包包、電腦桌、筆記等7個項目的整理方法,作者在書中特別強調要養成整理的好習慣。
市面上關于“整理”的書籍很多,我比較喜歡本書中關于“學習”方面的整理指導?,F簡單分享幾點如下:
一、“貪”會折磨人
這里的“貪”,包括:對物質的貪念、對情感的貪念、以及對學習的貪念。
關于對學習的“貪”,現在也屬于網絡熱門話題。我們的學習焦慮大多來自于自己的心魔,貪多、貪快。
每天一打開微信,各種分享、微課,免費的、收費的撲面而來,各種學習資源如大海一般浩瀚,一方面讓學習變得很簡單,足不出戶就可以輕松點擊任意課程;另一方面又讓學習變得很慌亂,這也想學,那也想學。在時間有限,精力有限的情況下,我們很容易迷失方向。
本書是這樣分析的:
“有時候,過大的范圍只是給自己負擔。”
“什么都要做,什么都在做,卻從未做完過,也從未做好過。”
那我們要怎么辦呢?書中寫道:
“縮小“興趣”的范圍。以閱讀為例,我們要縮小閱讀的范圍,不要像雜學一樣,因為讀太多書而造成負擔?!?br>
學習要按照專、精、博的順序依次展開。首先明確目標,篩選學習內容,找出目前最需要的,然后一個個知識點逐一攻破,不能急躁,沒有快速。每掌握一個知識點后,我們可以往前進一步、或往旁邁一步,繼續深入學習,形成知識的串連。
二、5個步驟,完成重現現場的筆記
(一)迅速寫下關鍵詞
(二)補齊完整句
(三)畫出關系線
(四)標出大小標題
(五)重新整理完整文件
以上是作者給出的“筆記整理術”,適用于書評、影評、網絡信息收集、會議記錄等等。
這里,我想重點談一談“關鍵詞”,提高學習效率的重要方法就是尋找“關鍵詞”。
首先,什么是關鍵詞?
關鍵詞,就是一看到它,就會不斷地聯想、不斷地聯想,最后聯想出文中所要表達的東西。
然后,怎么找關鍵詞?
方法就是靠練習!
我們平時可以拿網絡文章來練習,每篇抓5-6個關鍵詞,然后根據這些關鍵詞回想整篇文章,如果能夠成功記起,則表示已經精準抓住關鍵詞了。
關鍵詞的兩種出現形式
尋找關鍵詞,一種是文中浮現的關鍵詞,如標題等部分突出強調的,以及反復出現的;還有一種是我們自身擁有的關鍵詞,也就是帶著問題去讀書、去學習。
比如,我自己當下主要問題,就是寫作問題,寫作經???,文字寫不出來或是表達不清楚,或是文章結構混亂。平時看書時,我就帶著“學習”、“讀書”、“寫作”、“溝通”、“故事”,這幾個關鍵詞去看,碰到與這些關鍵詞相關的內容,立即停下仔細研讀,思考是否能對自己有幫助。
用關鍵詞來寫作
本書中介紹的“筆記整理術”,是用關鍵詞來進行筆記整理,先有文章,通過尋找關鍵詞,進行內容的消化。反過來,我們也可以先寫下關鍵詞,搭建框架,然后添加內容,形成一篇文章。
三、空間越大越自由
除了以上關于“學習”的內容外,本書還有個小亮點,就是:作者居然用游戲“空當接龍”做例子,講述“空間越大越自由”這個話題,作者在書中是這樣描述的:
1、物以類聚(同花且連號的放在一起,才能一次大量移動。)
2、清出空排當作緩沖空間(盡快完成同花色排列,空出空排,有個暫放空間)
3、空間越大彈性越大(越多的空排,暫放的空間就越大)
我當時看完的第一感覺就是,作者好厲害,能夠從看似很簡單的事情中,總結出大道理,并加以活用。
《整理,讓我脫胎換骨》,雖然是一本新瓶裝老酒,講述“斷舍離”的書,但是作者金句頻頻,讓人不禁一頁頁仔細看過。最后,以書中的兩段話作為本文的結束,愿你我都找到更好的自己!
“整理就是求一份“安定感”與“順”罷了。
從整理當中我體會到,人要的是一份安定感,每樣東西都在它該在的位置上,事情該被完成的,也依序完成。一切都是那么樣的順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