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存在拖延的行為,比如把今天該完成的事情延后到明天甚至后天才做。有些時候拖延是因為確實時間緊任務重難以完全勝任,但更多的拖延是明明我們有時間精力和能力卻故意地不去做,而選擇做一些讓我們能夠即刻得到享受和放松的娛樂事情等。但是如果不克服“完成任務”這項責任帶來的壓力放任拖延下去的話,我們將要承擔的后果遠比承擔短時的壓力更加嚴重:拖延到被事情完全控制,工作低效,從而影響自尊心。因此我們需要通過一些辦法來緩解拖延:1.設立最后期限2.先做不愉快的事3.將任務游戲化4.實施激勵。
A1:過去半年讓我最能拖延的一件事是:寫論文。比如學校在5月初通知在6月初提交論文初稿,本來一接到通知就計劃要去寫,然而結果確拖到5月底才動筆。然后又火急火燎地找導師簽字。雖然現在論文第一輪盲審通過了,但是這樣的典型拖延確實會讓人被完全牽著走,碰上工作忙的話很容易顧此失彼。通常來說拖延有很多原因,在論文這件事上,我拖延的最最主要原因是不會寫,即寫論文的能力有限,覺得困難,做這件事有壓力。在過去半年我對付自己拖延的主要辦法是“設deadline”,但是效果并不明顯。主要是因為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這樣即使設立了deadline,deadline也會成為不斷更新的一個日期。
A2:上周五收到通知這周六要交根據2位匿名導師的意見修改好的論文到學校中心。因為出差剛從外地回來還沒來得及仔細看老師的批閱反饋。計劃明天開始趕工,利用“設立周四為deadline、如果周四改好論文就獎勵自己這周再去吃一次酸菜魚”兩個小措施來激勵自己行動,對抗拖延。還有,期間如果有疑問的話,不要怕麻煩,盡快聯系導師求幫助。告訴論文同組的另外2個小伙伴一起行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