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理財書《富爸爸窮爸爸》,里面說很多人工作都是因為恐懼,是恐懼驅使大部分的人選擇工作。因為不工作他們就沒有收入,沒有錢贍養家庭,提高生活質量,更不能把生活過得更好。所以他們是為了錢而選擇工作。
細細想來,現實中確實很多人不能沒有工作,因為他們有房貸車貸還有父母和孩子,生活的壓力讓他們別無選擇,不是不想創業,是不敢,不敢去嘗試,因為一旦失敗就會把他們壓垮,這確實和恐懼有關,況且人的承受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錢在現實生活中確實很重要,即使你不和別人對比也撇不開錢的重要性,絕大部分的事情都可以用錢來擺平,這也就決定了錢對人們的重要性。可是我接觸的人中,絕大部分的人還是在工作,有的每年也掙不少,基本都是掙得少花的少掙得多花的多,剩余并不多。和所謂的富有與財富自由卻有所差距。
很多書上都說,你的認知決定了你的財富,雖然不是絕對的,確實有一定道理。認知范圍意外的財富即使得到也會隨時間而失去。所以提升個人認知很重要。
有時候覺得自己的生活陷入了老鼠賽跑的圈子,每天重復一樣的生活和工作,即使有所察覺可也沒有多大改變,去行動走出這個圈子,我想應該還有很多人和我一樣是這個情況。
人不能太清閑,不然容易陷入無聊和迷茫之中,所以工作收入還是要有的,工作的收入是固定的,即使提升也并不大,所以還必須要有工作之外的收入才行。例如理財投資等等,只有你的其他收入達到你工作可有可無的地步,你才能夠很好輕松的過度。雖然這兩年看了一些投資書,在實踐方面還遠遠不夠,這不僅跟錢有關,也跟一個人的性格和內心世界有關,并不是幾句話說的清楚,沒有達到一定的水平和認知,賺錢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想我會一直進行下去,畢竟學習是一輩子的事情。這兩年雖然沒賺到錢,可是風險意識和承受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我相信,慢慢來一定會越來越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