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越來越發現一個問題。
什么問題?
我喜歡同性,覺得異性朋友都沒有什么吸引力。
一個單身很久的朋友,這么表示。有時候單身朋友在一起聊天,會有一些有意思的話題。
有時候的喜歡,不是天生,而是一個人生活中逐漸的形成(要知道有的取向是天生的,后天很可能再也無法矯正)。所以有的單身人的喜歡,也許只是一種長長的空窗期的表現。單身的時間太長了,可能習慣了單身一個人,削弱和壓抑了愛的能力,有同性朋友陪著,倒也覺得,越來越喜歡同性。
為什么喜歡同性,因為沒有男朋友也過的很好,因為和更好的同性朋友在一起,自己更快樂更自由。獨身生活越久,越很難真的喜歡并接納另一個人;越難以喜歡接納另一個人,就越覺得對象可有可無。朋友說,身心兩者需求還是有區別的。
很多時候,一個人久了,就開始喜歡單身,人總會學會享受自己的小日子,那怕一直這么獨自生活下去。單身太久了,很多都有這個感覺吧,特別是越獨立的人,越愿意享受自由的單身生活,自己支配時間,自己做自己。一個人久了,寧愿單身,不愿將就,經歷了落寞和寂寞,經歷了懵懂和挫折,會覺得沒有男朋友一樣過得很好。
一個人久了,會生活了,更獨立了。更獨立了,評判標準就越高了。假如自己過得很好,假如沒有和自己同步同頻率的人,假如這些不會改變,那么,男朋友真的可有可無,作為異性對象的朋友,還有什么吸引力?
即便是一個人,也總是有感情寄托和感情轉移的。當一個人從排斥到接受,從寂寞到享受的轉變后,感情也總應該找一個落腳點。我們享受單身的自在生活,但并不是就沒有感情寄托,一個人生活久了,總會對單身生活中身邊的人、物、事情產生感情。
很多時候,我們會說,我單身我不適合戀愛,我不適合結婚,我焦慮我恐懼,也許,只是對的人沒有出現。一旦她他出現了,我們一定會喚起一個全新的自我。有正常的需求,有正常的取向,如果有一天邂逅了合適的人,和生命中的另一半相逢之后,一定會轉變成讓自己都刮目相看的自己。我想,應該是這樣。遺棄小屋原創。
最個性的單身,歡迎關注遺棄小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