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東晉時有個畫家叫顧愷之,他相信世上有巫術和法術。顧愷之有一位在朝中當大司馬的朋友叫桓玄,桓玄看到顧愷之如此癡迷巫術和法術,于是拿一條柳葉在他面擺弄一番說:“這是知了隱身的樹葉,用它遮住自己,人們就看不見了?!?br>
顧愷之信以為真,手拿葉子把自己隱蔽起來,桓玄假裝看不見他,然后在他身上撒了一泡尿。桓玄這一泡尿撒下去了,顧愷之更加相信桓玄看不到他了,所以他忍受了這泡尿而把那片葉子視為珍寶。
這個小故事可以引申出一些道理來。有些很有名氣的人,遠距離看來是很了不得的,非常聰明的,但是也有犯糊涂的時候,而且所犯的糊涂是不可理喻的,這就是愚癡。這個故事更深入說明的是,有些人并非相信別人,而是自欺欺人,或是過于愚蠢,所以才犯下這樣的傻事。
二、武周時期,則天舉行宮廷宴會,武后有個從侄河內王懿宗忽站起來奏:“臣急告君,子急告父?!?/p>
武則天大驚,叫上來問個清楚。王懿宗說:“臣受封戶邑交納的租稅,全靠府家自己征收,經由敕州縣征送,大有損耗。”
武則天生氣地說:”我正在與大家喝酒,正聊得歡呢,你是個親王,也不過是封了二百戶而已,干嘛要驚擾我!”說完,敕令左右把王懿宗拉下去。
這也是一個愚癡的故事,身為一國之君,正在與文武百官歡飲之是,卻有個傻瓜跑上來表忠心(也許不是忠心,只是盡職),說他為朝中征得多少的租稅,還說不好意思,拉在路上損耗了。他犯了天時、地利、人和之忌不必說,還犯了一個不識大體的忌諱。你要是向老婆大人匯報這個數還能讓她歡心,可站在你面前的是一國之君,這多少有些戲謔的意思,所以武則天不得不叫人把他拉下去,幸虧沒有斬了。討好,也要看對象,看時間,看地點,不要認為討好就會讓對方歡心。
三、黃庭堅有個傻弟弟,藏著一把樂琴而一直沒有用,時間久了有跳蚤和虱子入內。黃庭堅見了笑他:“龍池生壁虱”(“龍池”是琴的代稱)。其弟想了半天,找不到下聯來對。黃庭堅的哥哥此時剛好來到,看到床底下有一個尿壺養著幾條魚。他問這個傻弟弟是什么回事;這個傻弟弟似乎恍然大悟,大聲說:“可對‘虎子養溪魚’!”(虎子即尿壺。)
再愚蠢的人也有聰明的時候,反之,再聰明的人也有愚蠢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