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曾國藩是晚清的挽救者,也是中國古代立德立功立言的圣人。但是就是這樣的圣人在教育孩子方面也沒有對孩子進行額外的夸獎和獎勵,而是要求在“恒”字上和“笨”字上下功夫,下面就舉曾國藩教兒子學毛筆字的例子來說明曾國藩是如何教子的。
? ? ? ? 曾國藩在他的一篇文章里面他是這么說的:“凡事皆用困知勉行功夫,不可求名太驟,求效太捷也”,就是做事你應該慢慢來,努力去做,知道這個事情很難,一點一點去克服。曾國藩在講到兒子寫毛筆字的時候是這么要求的:“爾以后每日宜習柳字百個,單日以生紙臨之,雙日以油紙摹之”。就是說你以后寫毛筆字,臨摹柳公權,臨是面對著字帖寫,摹是紙蒙在字帖上寫,類似于小時候的描紅。單日以生紙臨,雙日以油紙摹。單日臨,雙日摹,多少個字,每天一百個,不多。
? ? ? 而且他很仔細地跟兒子說:“臨帖宜徐,摹帖宜疾”,就是說你面對著字帖臨寫,這個臨要慢一點,摹帖宜疾,就是你油紙蒙在字帖上寫的時候要快一點。數月之后手愈拙,字愈丑,意興愈低,所謂困也,就是你每天一百字,經過幾個月之后,你手越來越笨,字越來越丑,你的興致越來越低,這個就是所謂“困”,一個巨大的框,里面一個木,你困在里面了。“困”時切莫間斷,熬過此關,便可少進”就是你困的時候,不要放棄不要間斷,你要有一個熬字,熬過去,便可以慢慢的再往前一步走了。
? ? ? 曾國藩教子句句大實話,沒有任何的花里胡哨,秉承其一貫的做事風格,他認為自己是個普通人,自己的兒子也是普通人,所以普通人做事情就應該持之以恒,中間會面臨好多你不想寫或者是越寫越麻煩的時候,這個時候怎么辦,沒有任何辦法,就是熬下去,繼續寫。然后不斷的堅持,這樣你在寫毛筆字的時候才能夠有那么一點點的進步所在。曾國藩當時是晚晴的重臣,曾紀澤也應該說從小家教也很好,但是也沒有教育孩子走捷徑,都是笨功夫。
? ? ? 其實現在教育孩子學習也是一樣,沒有任何捷徑,也只有下笨功夫。因為家長都是普通人,孩子也是普通人,普通人如何才能夠從眾人當中脫穎而出,別無他法就是要堅持,要熬下去。現在的孩子教育無論是學任何東西,發現學著學著就放棄了,學著學著就沒有興趣了,忽然又想學其他了,其實是這學一點,那學一點,到最后是什么也會點,什么也不精通,既浪費了大量的錢財與精力,又培養了孩子的不專注,對孩子以后的發展其實起了一個不好的作用,因為他認為只要自己不想學就可以放棄,就可以在學其他的,其實想學好一門手藝或者是藝術哪有那么容易的事情,曾國藩教育孩子尚且如此,更何況你我的孩子呢?
? ? ? 無論教育孩子還是做任何事情,道理都是一樣的,曾國藩之所以能夠成事就是因為一直在“笨”字上和“恒”字上下功夫,不是一天兩天,而是一輩子就這樣過來的,這才有了曾國藩在歷史上的地位。曾紀澤作為外交家能夠收復新疆伊犁也是秉承其父親一貫的志向在“笨”字和“恒”字上下功夫。哪有什么歲月靜好,你只有非常非常的努力,才能看起來毫不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