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自己長大了,開始學會觀察下身邊的人和事,體會自己和他人的情緒感受,但是越了解越發(fā)現(xiàn),現(xiàn)代人們生活豐富多彩的背后,暴露出很多心理問題,抑郁癥,焦慮,暴躁,仇富,反社會,這些詞頻繁出現(xiàn),一種病態(tài)的心理“霧霾”正向我們壓迫過來。只看自己的小圈子呢,我是開開心心,自足自樂,認為心理疾病離我很遙遠不足為慮,直到連父母親戚都在聊著誰家的孩子抑郁了,單位里的年輕人脾氣暴燥,性格乖戾難以相處,還有最近知道了我最好的朋友也有過深度抑郁的經(jīng)歷,同學聚會又聽說去年那個老同學還在跟自閉抗爭呢!這時候我意識到,再不抬頭看看天,恐怕自己身處的這片凈土也要被那“霧霾”給“吞沒”了。
所以今天是想跟你分享一個調(diào)節(jié)和改善自我情緒和心理狀況的分析方法,我把它作為一種思維練習,一種分析工具嘗試過,效果很好,適合我們普通大眾使用,叫“理性情緒行為療法”,來自美國心理學家阿爾伯特·誒利斯,對心理學有一定了解的朋友應該聽說過他,更可能讀過他的作品,因為他在心理學方面的研究和應用影響很是廣泛和深遠。那我們該從哪里下手來自我調(diào)節(jié)呢?今天我以“焦慮“這個毒瘤為切入為你介紹,“理性情緒行為療法”如何幫助我們,將適當?shù)慕箲]轉(zhuǎn)化為有助我們追求人生目標,保持風險防范意識的情緒,從而避免過度的焦慮危害健康,破壞生活。
焦慮是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情緒了,完不成工作任務時我們焦慮,考研在即復習效果不如人意時我們焦慮,不善言辭的你要準備完成一次工作匯報或是課題發(fā)表,或是和喜歡的女孩兒說話,肯定也焦慮,這種明明很想得到,又怕不成功而不敢去爭取,患得患失的心態(tài),就來自于焦慮。但是我們要知道,焦慮和憤怒,恐懼等負面情緒不同,它是人的一種必要情緒,有助于我們保持活力,對人生具有驅(qū)動力,也有助于我們對危險具有防范意識,擁有健康的焦慮,合理控制它可以提升自我。
可是生活中我們知道,壓力一來,面對困難,焦慮自然產(chǎn)生,我都不知如何應對,更別說轉(zhuǎn)化為健康的焦慮了。那么如何才能克服和緩解焦慮呢?最簡單常用的一個辦法就是:反復練習。
練習,例如你不敢和陌生人說話,就定個計劃逼自己每周要和7個陌生人搭話,埃利斯就是用這個方法,在被30個女性轉(zhuǎn)身離開拒絕和他說話,但同時大部分女性都愿意和他聊幾句的練習中,逐漸擺脫了和陌生人說話的焦慮。對,這個方法的重點就是,漸進。練習最大的好處是自己可以控制進度,用你能接受的程度,一點點的嘗試突破,從而逐步的緩解和釋放你的焦慮。
那么今天的主要理念——“理性情緒行為療法”到底是怎樣的呢,其核心原理是一個公式:AxB=C。
A是既成事實;B是非理性信念;C是具體的情緒。
你的情緒C,是由你遇到的事件或誘因A,和你的信念,也就是你看待這個事件的看法B共同決定的。其中信念分為理性信念和非理性信念,如果你經(jīng)常對一件事產(chǎn)生極端過渡的信念,這就是非理性信念。在這個公式里,A是已經(jīng)發(fā)生的既成事實,無法改變,用數(shù)學的話說,A是一個定量,但B是一個變量,所以B的大小決定C,你的情緒。如果你的信念是非理性的,那么你將產(chǎn)生不健康的情緒,具體到這,就是你的焦慮情緒,由此我們知道了,你需要調(diào)整到就是B你的信念,也就是對一件事的看法。這其中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質(zhì)疑。
質(zhì)疑你自己,其實就是和自己辯論,發(fā)生一件事之后,對你產(chǎn)生的想法進行質(zhì)疑和反駁,激發(fā)大腦的理性思考,在辯論質(zhì)疑的過程中你會對這件事有不同的,更為合理的看法,這也就相當于改變了你對這件事的看法,避免它發(fā)展成為非理性信念,那么最后產(chǎn)生的情緒C也就不容易是消極負面的了。
這個質(zhì)疑的步驟,是D。這也更加完善了“理性情緒行為療法”的理論公式,形成了一個自我調(diào)節(jié)的思維分析過程。
推薦你閱讀埃利斯的《控制焦慮》,書中更加詳細的介紹了“理性情緒行為療法”的理論,和針對如何應對焦慮情緒的方法。除了上述公式,埃利斯還推薦了很多具體可操作的方法,用以應對生活中不同場景下的焦慮情緒,有思維方面,行為方面,和情緒方面的,今天先介紹到這,下次再就“控制焦慮”的具體方法寫一篇文章,有興趣的話可以繼續(xù)關注。
情緒是我們每天伴以相處的的朋友,焦慮更是我們不可缺少的一種情緒,當然,還有憤怒,嫉妒,恐懼,猜疑等等很多負面情緒,給我們帶來困擾。但是,“理性情緒行為療法”的公式告訴我們,真正導致我們出現(xiàn)不良情緒的,是我們的非理性信念,是我們對一件事的非理性看法,所以,正確的合理的去看待一件事,一個人,是引導我們得到正面情緒的根本方法。同時,知道一個道理很容易,但去實踐和練習才是更重要的,不要否認和回避自己的負能量,認識它,面對它,改變它,積極陽光的情緒也可以主導你的生活。我希望看到一片“明亮的天空”,不僅在我生活的城市,也希望在你的上方。
推薦閱讀:《控制焦慮》阿爾伯特·埃利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