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皇上前往涇陽打獵。十一月二十五日,諫議大夫高少逸、鄭朗在閣中進諫說:“陛下最近游獵稍頻,出城太遠,星夜方歸,國事曠廢。”皇上改容道歉。高少逸等出去后,皇上對宰相說:“設置諫官,本來就是讓他們論事,朕想要經常聽到。”宰相們都道賀。
十一月二十九日,任命高少逸為給事中,鄭朗為左諫議大夫。
22、
劉沔、張仲武堅持說,寒冬不可進兵,請等待明年春天,只有李忠順請求與李思忠聯合出擊。十二月七日,李德裕奏請派李思忠進軍屯保大柵,皇上聽從。
23、
十二月八日,吐蕃派大臣論普熱前來報告達磨贊普去世消息,皇上命將作少監李璟為吊祭使。
24、
劉沔奏報:移軍云州。
25、
李忠順奏報:攻擊回鶻,擊破。
26、
十二月二十七日,立皇子李嶧為德王,李嵯為昌王。
27、
當初,吐蕃達磨贊普有佞幸之臣,任用為相。達磨去世后,無子,佞相立其妃綝氏的哥哥尚延力之子乞離胡為贊普,才三歲,佞相與綝妃共制國事,吐蕃老臣數十人都不得參預。首相結都那見乞離胡不拜,說:“贊普宗族甚多,而立綝氏子,國人誰會服從他的命令?鬼神誰會享用他的祭品?國家必定要亡了!近年災異之多,都是這個原因。老夫無權,不得正其亂以報先贊普之德,有死而已!”拔刀割破面皮,慟哭而出。佞相將他誅殺,屠滅他的家族,國人憤怒。又不遣使到大唐請求冊立。
洛門川討擊使論恐熱,性格兇悍殘忍,多詐謀,集合部眾,告訴他們說:“賊人舍棄國族而立綝氏,專害忠良以脅迫眾臣,而且沒有大唐冊命,他叫什么贊普!我當與你們舉義兵,入誅綝妃及用事者,以正國家。天道助順,功無不成。”于是游說三部落,得騎兵一萬人。本年,與青海節度使同盟舉兵,自稱國相。起義軍抵達渭州,遇國相尚思羅屯駐在薄寒山,論恐熱發動攻擊,尚思羅拋棄輜重,向西逃奔松州。論恐熱于是將渭州屠城。尚思羅征發蘇毘、吐谷渾、羊同等兵,合共八萬人,固守洮水,焚毀橋梁,阻止論恐熱西進。論恐熱抵達,隔水對蘇毘等人說:“賊臣亂國,上天派我來誅討他們,你們為什么要助逆!我如今已擔任宰相,國內軍隊都由我指揮,你們如果不聽從,我將屠滅你們的部落!”蘇毘等遲疑不戰,論恐熱引驍騎兵涉水而渡,蘇毘等都投降,尚思羅向西逃走,被追獲,殺死。論恐熱兼并了他的全部部眾,合共十余萬人,從渭州到松州,所過殘滅,尸體枕藉相連。
資治通鑒第二百四十七卷
唐紀六十三
公元843年——844年7月
共1年7個月
武宗至道昭肅孝皇帝中
會昌三年(公元843年)
1、
春,正月,回鶻烏介可汗率眾侵逼振武。劉沔派麟州刺史石雄、都知兵馬使王逢率沙陀朱邪赤心三部及契苾、拓跋三千騎兵襲擊其牙帳,劉沔自己親率大軍繼進。石雄抵達振武,登城望回鶻部眾多少,看見氈車數十乘,隨從的人都身穿紅色或綠色衣服,類似華人。派間諜詢問,回答說:“這是公主蓬帳。”石雄讓間諜告訴他們說:“公主至此,就是到家了,應當想辦法回來!如今我將出兵攻擊可汗,請公主暗中與侍從保持鎮定,停車不動!”
石雄于是在城墻上開鑿十幾個洞穴,引兵夜出,直攻可汗牙帳。到了帳下,敵人才察覺。可汗大驚,不知所措,拋棄輜重逃走,石雄追擊。正月十一日,大破回鶻于殺胡山,可汗受傷,與數百騎兵遁去,石雄迎太和公主以歸。斬首一萬級,接受其部落二萬余人投降。
正月十七日,劉沔捷報抵達京師。
李思忠入朝,因為自己是回鶻降將,擔心邊將猜忌,乞請和第弟李思貞等及愛弘順都回朝廷。皇上批準。
正月二十一日,任命石雄為豐州都防御使。
烏介可汗投奔黑車子族,其潰兵多到幽州投降。
2、
二月一日,日食。
3、
皇帝下詔,撤銷歸義軍,以其士卒分別劃歸諸道為騎兵,優待糧食及賞賜。
4、
二月十二日,黠戛斯派使者注吾合索進獻名馬二匹,皇帝下詔,命太仆卿趙蕃設宴慰勞。
二月十五日,皇上接見,排位在勃海使者之上。皇上打算令趙蕃前往頡戛斯,索回安西、北庭,李德裕等上言:“安西離京師七千余里,北庭五千余里,如果得到,就要重新設置都護,以唐兵一萬人戍防。不知道這些兵從哪里征發,糧餉供應又走哪條路,這是用實費以患虛名,不是什么好主意。”皇上于是停止。
5、
中書侍郎、同平章事崔珙被罷免,調任右仆射。
6、
黠戛斯請求冊命,李德裕上奏認為,應該與他們交好,令他們自己派兵報復殺使者的罪人(回鶻烏介可汗殺護送太和公主歸唐的黠戛斯使者,事見公元841年記載),及討伐黑車子。皇上擔心一旦正式冊封給他可汗之名,他就不修臣禮,效仿過去回鶻人的做法,每年索求賞賜及賣馬,猶豫未決。李德裕上奏:“黠戛斯已經自稱可汗,如今想要借用他的力量,恐怕不可吝惜這么一個名份。回鶻有平定安、史之亂的功勞,所以每年賜給絹二萬匹,并且與他們互市貿易。黠戛斯未嘗有功于中國,豈敢馬上就索求賄賂饋贈!如果擔心他不臣,可以與他約定,必須像回鶻那樣稱臣,才給與冊命;又應當跟他們敘同姓之親(黠戛斯自稱是李陵后代),讓他們執子孫之禮。”皇上聽從。
7、
三月一日(原文為二月,根據柏楊考證修改),太和公主抵達京師,改封安定大長公主,皇帝下詔,命宰相率百官迎謁于章敬寺前。公主抵達光順門,換下盛裝衣服,摘下珠寶首飾,為回鶻負恩謝罪。皇上派宦官慰諭,然后入宮。
陽安等六公主不來慰問安定公主,各罰俸物及綢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