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最近在看李尚龍的《你所謂的穩定不過是在浪費生命》這本書,一個九零后寫的書,一個曾經有類似經歷的人寫的書。目前只看了部分,但是已經被他的勇氣所折服。書上他分享了一個他和他軍校同學的故事。故事中講了體制內給我們所帶來的“穩定”和真實的“穩定”。剛看完這個故事我就問晨曦他有沒有看過這本書,她說看過,然后我又問他我以后會不會像故事里面的主角一樣。在里面帶個十幾二十年等脫下這身制服后會不會也除了拿到一筆錢其他啥都不會。
? ? 書上有寫到,我們既然拿了月月一樣的工資,所有人干活和不干活得到的回報都一樣,誰還會繼續干活兒呢?我立馬下劃線問了下自己然后在后面寫了兩個字——信仰!不知道當初處于什么思維會有這樣的一個想法,但是就是感覺哪怕目前在怎么不愿意干這份工作,但是作為最基本的要求也必須是要有的。
? ? 我很羨慕主人公那種為了堅持自己的追求而去面對各種困境并付出行動的勇氣。很多時候我也都會想,要怎么怎么滴,要怎么怎么干,但是也只有想,沒有行動。可能是顧慮的東西太多,但是說到底還是沒有勇氣。擔心自己文化不夠。擔心自己能力不行,擔心自己失敗怕被別人笑,擔心自己吃不了苦。說到底,這種種擔心也就造成了我和作者的差距。你能成功我還在原地甚至倒退,他能出書我缺看他的書。
? ? 其實人沒有公平不公平,只有努力與不努力。在里面已經13個年頭,知道我的人都知道我背靠大樹有乘涼的地方,有人羨慕,有人嫉妒,有人為我開心,有人恨不得我...。但是我一直堅持走自己的路,特別是我現在的處境,不少好友都說我傻,有資源不利用天天混日子,本來可以有一個算是不錯的前途的,但是缺混成現在這個13樣。其實每個人心里都會有一道難以跨越的坎,我知道屬于我的那道坎在那里,到就是無法違心的去邁過去。每次我都笑笑地說:在這枯燥的生活中,我追求的不是前程什錦而是開心就好
? ? ? 在我的感知觀里,我可以少比別人付出就能得到跟別人一樣的回報,但是從某個角度來講,我更愿意去通過自己的努力去證明自己,所以這么多年我一直在不務正業。
? ? 回首走過的路,我一點兒都不后悔,所有重大的決定都是我自己做的,我也承擔所有的后果。在不斷選擇的過程中,我也逐漸形成了我做選擇時背后的思維方式和看問題的角度。人生的意義不在于那個結果,而在于享受那個過程,在旁人看來,我可能走過無數彎路,但我樂在其中。而且你知道嗎?人生的路上,兩點之間未必是直線最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