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職場里面流行的一句話就是you can you up , no can no bb, 我覺得很有必要分析一下這句話出現的上下文語境,特別是結合當代社會的一些表征,出現這句話必然有其現實意義。
當今社會,隨著網絡的越來越深入,信息的溝通變得越來越透明,很多人的心態悄悄的發生了許多變化,很多事情的反應本來有很長的周期,但網絡把一切隔閡都打破,使得所有的反應都變得簡單,甚至背后的思維也變得非常的簡單。在前端的人很容易知道后段的狀況或者部分知道后端的狀況,后端的人或多或少也清楚前面的人大概在做什么事情,所以以為信息的溝通鏈是短了,但是實際上這樣的情況,對專業性的要求變高了。其實每一部分還是繼續在做每一部分專業的事情,但是因為這種快餐式的了解導致了所有的理解都是相對比較膚淺的,所以實際上這句話是不太負責任的,因為你所從事的工作最后專業性還是應該要由你自己來負責,不是靠前面,也不是靠后面,靠每一部分每一個環節每一個齒輪每一個螺絲釘的精確配合。
但為什么會出現這么大的一個怨氣,其實這也是網絡時代文化給大家造成的壓力,因為所有的信息鏈變短,所有的反應弧變短,導致在每個人面前都展示出同樣的壓力,壓力的滲透也會變得非常的簡短,并且每一個人都會覺得非常沒有安全感,但其實這并沒有改變事情的本質,問題的解決還是要遵循方法論,按照計劃按照解決問題的專業方式.就像現在的做生意的方式一樣,其實網絡把所有的信息都變成非常透明,你可以在網絡上找到任何的信息,包括客人的信息,但是實際上如果你要跟客人做生意,你其實還是銷售的那些套路?建立客戶檔案,完成產品的完成產品的交付,保證產品的質量,提升性價比,所以實際上并沒有改變事情的方式,只是需要完成的速度也很快,再或者說其實快也沒有用,我們感受到的只是在這個過程當中壓力,并且通過這句話把它發泄出來而已。
任何事情都有套路,并且在套路之外,必然存在其成功概率。以上這句話就是中國的一句成語“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的大白話版本。但是你行你上不行別bb這樣的態度有點破罐破摔的意味,當然平時出氣是可以的,但是社會大分工不還講究著分工合作么,全能型選手固然可敬,螺絲釘選手同樣也是可愛的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