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素缺乏、過量,都有一個過程。當問題產生、被發現和重視的時候,人體已經受到了很大的損傷。所以千萬不要認為,營養素稍微多些、稍微少些無所謂。一起來了解缺乏營養素、營養素攝入過量帶來的危害。自己的身體,自己重視起來!
營養素攝入不足的危害
營養素缺乏會導致營養素缺乏性疾病,此外,還會增加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患病風險。
營養素缺乏性疾病
營養素缺乏性疾病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較為常見,比如:
患有佝僂病的人可能是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患者;
患有夜盲癥的病人大多是維生素A缺乏所致;
壞血病則是維生素C缺乏所致。
慢性非傳染性疾病
長期營養素不均衡還會增加下列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發病風險:
骨質疏松;
心血管病;
糖尿病;
黃斑變性、白內障;
老年癡呆癥等。
對于營養素的缺乏,很多人一開始沒什么特別的感覺,這是因為營養缺乏的進程相當緩慢。因此對于營養素缺乏,防患于未然非常重要!
營養缺乏的進程一般經歷以下四個階段:儲備不足、生化病變、功能變化、形態改變。
階段一:儲備不足
由于缺乏營養素的攝入,營養素在體內存儲量降低。
階段二:生化病變
出現生化異常的轉變(這些變化與所缺乏的營養素的代謝有關)。
階段三:功能變化
出現生理功能的改變。
階段四:形態改變
發生器官組織的病理改變,出現臨床表現。
營養素攝入過多的危害
營養素攝入過多,同樣會導致危害。比如:脂肪等產能營養素攝入過多會導致肥胖,間接導致糖尿病、冠心病、高血脂、心臟病等疾病的發生;
蛋白質攝入過多,會導致腸胃功能紊亂,肝臟解毒負荷增加,腎臟排泄負荷增加等不良影響,還可導致動脈硬化、心腦血管等疾病。
營養素攝入不足和過量都會對身體產生危害,因此,我們營養素的攝入要把握好度,不能缺少也不能過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