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今天全世界各地的年輕男性在學業成績、社交和性方面都江河日下?”
《雄性衰落》從以上問題出發,對互聯化高科技時代下虛擬現實對年輕一代的影響進行了深入剖析,其研究內容對“陰盛陽衰”的社會現象、當今子女教育和成長、兩性關系均具有相當的指導意義。
菲利普·津巴多老爺子2011年在題為《男性的衰落》的TED演講,最早提出了他對于當今社會現象的觀點,一石激起千層浪,《雄性衰落》便是對該現象的深入研究。
在不確定性變得更強的時代,出現了男性的相對衰落:
- 在學習態度、學習成績、人際交往、社會實踐各方面,女生的表現都遠超男生
- 以男性為主的體力勞動正在大幅減少,男人們面臨職業危機
- 某些男性出于錯誤的應得感,心安理得地依靠父母、妻子和女友過日子
- 患有高強度社交綜合征的男性只愿意和哥們待在一起,對家庭或夫妻生活反而力不從心
- 互聯網使得免費色情內容唾手可得,很多男性成為“重度”色情片觀眾,容易沉迷其中耽誤工作、約會
- 從未有過真實性經驗的年輕人大量色情內容的負面影響比成年人更大,當性教育敷衍了事不切實際,色情片就會成為學習性知識的首選途徑,會扭曲他們對性愛的理解和自身性能力的認識,甚至把自己的女友當做性對象看待此外
男孩們和年輕男性們當前面臨的困境,實際上也是女性需要理解和適應的。與此同時,雖然在年輕男性一端更為突出和嚴重,但是對于虛擬現實帶來的負面影響,兩性同樣都面臨著相同的處境。
高科技時代兩性成長的共同困境:
# 無法集中注意、淺嘗輒止
高科技智能設備雖然非常便捷,但并不一定能讓我們變得更加聰明,反而會損害我們保持注意力和深入思考的能力。我們記住的基本事實越來越少了,因為把自己的記憶任務分擔給了電腦存儲器,離開了搜索引擎,我們可能一無所知。同時,碎片化的信息讓我們對事實的了解可能只是一種幻覺,蜻蜓點水地瞟一眼就以為自己真的了如指掌是非常危險的。
# 缺失人際溝通、導致社交隔離
技術的日新月異正在從本質上影響著人際溝通,技術把人與人面對面的直接接觸都縮減到了最低程度,越來越少有自發的人際互動,也就更少有機會從中學習和實踐溝通技巧,譬如談判、解讀身體語言和面部表情線索,而這些技巧對于結交新朋友和培養更親密的關系至關重要。
對于羞怯的人而言,可能導致不知道如何做而根本不愿意有社交接觸,繼而竭盡全力遠離他人。不僅僅是男性,當代社會的女性同樣存在社會隔離的問題,也漸漸地遠離與異性的社交、關系和親密了。正如《紐約時報》觀察到趨勢之一,20s-30s的女性更喜歡養狗而不是結婚生子。
# 奇幻科技助力興奮成癮
數字設備正在占據人們的大部分時間,虛擬世界成為逃避復雜和艱難現實的世外桃源。數字世界和真實生活之間的界限日漸模糊,人們的線上人格會逐漸滲透到線下。長期大量的電子游戲和色情片,甚至能夠從神經生理層面改變大腦的習慣回路。而對于在數字時代出生的兒童來說,可能無法輕松區別虛擬媒體和真實生活中的內容。
《雄性衰落》之所以是一本好書,不僅僅因為依托于大量調研和事實數據,更因為書中內容能讓人在形成觀點認知的同時,激發出更廣泛或更深入的思考。
請不要狹隘地將此書定義為心理學研究報告或者男性讀物,其中涉及大量關于高科技時代下群體心理、子女教育、兩性關系的探討,都很有啟發、值得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