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禾仔來說,這個寒假是極其漫長的。從上個學期的最后兩個月開始,基本上就是在家度過的。因此整個假期禾仔都處在一種焦慮的狀態中,先是每晚睡前確認“媽媽明天睡醒覺上學嗎?”得知不上學后又要繼續確認:“過完年上學嗎?”
臨近開學,我們一直沒有告訴禾仔開學的具體日期,一是怕他緊張焦慮,二是我們也的確還沒有進入開學的狀態中去。2月24日幼兒園開學,我懶懶的以為跟我們一樣只是返校領個通知啥的,沒想到就是正常上學了,而且到了學校發現菜譜給的是24、25兩天的,也就是說周日也正常上學,感覺憑空多出兩天來(當然多出來的兩天也沒有休息,被培訓、補工作進度占掉了……)。
假期里禾仔最大的挑戰是開始進行牙齒矯正,戴上了牙醫阿姨在大年三十前一天送的禮物“水晶牙套”,當然回家后我們給它起了個新名字:發動機護板。從此開始啟動每日三餐前后摘牙套、洗牙套、刷牙、用牙線、帶牙套的繁瑣程序。剛開始的時候大家都不適應,我給戴時戰戰兢兢,禾仔也是無比緊張。
小孩子的適應能力真是無比強大,戴上兩三天后禾仔就適應了自己的水晶牙套,我也開始摘戴自如。唯一愁的是開學后就要麻煩幼兒園老師幫忙了,既擔心禾仔狀況,又因給老師添了麻煩而倍感抱歉。甚至有時候會懷疑現在開始進行矯正到底是不是最好的時機。雖然最近還在適應期,牙齒矯正的效果并沒有那么快,但因戴牙套而體現的附加效果已經讓我們非常滿意了:因為牙套的緣故,禾仔基本上已經不在三餐之間吃零食了,這導致的直接結果就是吃飯比平時好多了,終于有了“吃飯”的樣子,不再挑三揀四,而且一次能夠吃飽。認真吃飯的孩子真是好呀。
禾仔對開學的恐懼和焦慮因為已經平均分散在假期的每一天了,所以當開學這一天真的到來時他也沒有那么崩潰。早晨在家痛快的哭了一場后還是順利到了學校,第一天比較緊張,從第二天開始早上進班就已經不哭了,甚至早晨起床吭嘰的也不是“不想上學”,而是“今天還讓姥姥送我”。當然這種釋然是每晚定時大哭一場換來的,既然晚上都釋放完畢了,早晨還是比較坦然與淡定的。
開學第一周因為多了上一個周六和周日,顯得格外漫長。禾仔每天放學都很開心,尤其第一天放學時,禾仔高興地說明天還要來上學,因為老師給每個同學發了一顆糖果,并且承諾“明天來學校還發”,禾仔被這一顆小小的糖果誘惑著,全然忘記了所有對于上學的恐懼和焦慮。小孩子的幸福來得多么容易!
雖然禾仔一直堅持到了周五,但周四開始流鼻涕,周五開始咳嗽,沒辦法,我們不得不接受這個事實:禾仔又感冒了。幸好本次感冒只是普通感冒,只有打噴嚏、流鼻涕和咳嗽的癥狀,沒有高燒,也沒有全身酸痛,希望能通過好好休息慢慢好轉。所以,下周禾仔又要開始請假了,全勤獎真是難拿啊。自從上學期末禾仔頻繁生病,每天睡前、醒后先摸禾仔腦袋感受體溫已經成了習慣,我的幸福也來的非常簡單,就是禾仔體溫正常……
和禾仔的狀態一樣,我的假期也每天都處在緊張和焦慮中。臨近放假接到了好幾個重要任務,致使在放假初期的兩周里,幾乎每天都是噩夢纏身。不是沒備課就開始上課了,就是任務沒完成被批評了……這種焦慮持續了很長時間,然后在某一個時間突然就消失了。焦慮消失后的感覺怎么說呢,感覺就是沒有感覺……我覺得那根負責焦慮的神經因為過度焦慮被燒斷了……所以在寒假中期,基本上就沒有推進各項任務,導致開學初的這幾天格外狼狽。
忙碌的假期也是有收獲的,可能所有的焦慮和恐慌只有看到任務完成時才能得到真正的治愈。目前已經完成的包括一次教材教法分析,雖然時間已經縮短到一個小時,但因為內容的難度還是著實恐慌了好一陣子。跳出舒適區的感覺真是苦不堪言。把我從恐慌區拉回學習區的是一本教材:《憲法學導論》。這本磚頭厚的教材反反復復翻了很多遍,對要完成的任務終于有了眉目。感覺上學時都沒這么認真的看過教材,還用便簽紙做標記和書簽……
假期里除了《憲法學導論》和《憲法思維四講》這種直接對備課有幫助的正經書外,還翻了很多版、很多本的各類《憲法教育讀本》、《憲法在我心中》等等,感覺一般。在休息和哄娃之余,看完了《另一種可能》、《孤獨深處》、《生于一九八四》和《人之彼岸》,為接下來的備課積累素材。放假前園園推薦的時間管理書《小強升職記》和《只管去做》看完一遍,接下來需要拿出時間進行消化和實踐了。
開學這幾天比較狼狽,一直在寫本該假期間完成的兩單元教參,因為低估了任務難度,高估了自己的能力與時間,在假期里因為過年、生病、學校培訓等等事件影響失去的時間,大大影響了任務完成的進度,以至于不得不拖稿。當然這幾天還要感謝隊友的幫助,分工完成看上去很簡單但寫起來很瑣碎的各部分內容。
對于又艱巨又瑣碎的任務,非常需要大段的時間集中精力完成,每每都是好不容易進入狀態,但又突然被各種事情打斷。再次進入狀態又要耗費很多時間和精力。因此特別理解那篇叫做《娃睡后,我熬的不是夜,是自由》所描述的情境,但熬完自由后身體還是抗議的,感覺熬一次夜至少需要兩天才能恢復過來,不知是體力,還有腦力。難道這就開始走向衰老了嗎?
在補任務進度不得不熬的幾個夜里,我無數次的對這個假期進行反思。感覺任務努把力都是能完成的,但是內耗極其嚴重,還沒開始就消耗了一半的精力和體力。每每對這個問題進行反思的時候,大概每次得出的結論都是能力不足……
看到書中提到《牛虻》的那句話:“如果一個人必須承擔一件事情,他就必須盡量承擔,如果他被壓垮了下去——哼,那他就活該。”對于已經承擔的、應該承擔的和不得不承擔的各項責任,只能用這句話激勵自己了,如果不想落入“活該”的境地,還是好好努力去吧。當然收獲也是有的,比如隊友和我都明顯感覺寫作能力需要再訓練,這個問題其實早就意識到了,就像早就意識到時間管理很重要、學英語很重要一樣……所以,接下來的首要任務,應該是好好對自己的人生和時間做個規劃了。
2018-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