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對中國的鄉村小學的教育完全不了解。當然也會讀到一些文章和數據,但是沒有親身經歷,就沒有發言權。這次雖然時間短,只能見到這么多,但是這些是我第一手的信息和看法。
我和孩子們基本上在下南中心小學教書,其中有一天,我們去訪問了20公里以外的水源小學和水源中學。我們另外一些朋友在大安小學支教。我還有機會和下南中學的校長也交流了一下。我的信息基本上來自以上幾個渠道。
我每天發朋友圈講支教的經歷,大家首先的評價都是說:這個小學條件真好啊!有足球場,電教室,漂亮的教學樓。的確,下南小學的硬件條件不算差,這有幾個原因。
其一,下南小學屬于鄉鎮小學,叫”鄉小“,教育整個鄉里四周的孩子,也是國家試點學校。“村小”,就是村子里的小學,條件就差遠了。走出這個學校,到周圍的鄉村,學生的家里,條件還是比較艱苦的,冬天缺水,有的孩子周末回家要走幾小時。不過無論家里情況如何,孩子的穿著,營養,都還是不錯的,孩子是家里的重心。其二,至少近幾年來,國家花了比較大的投資在教育,最近在搞均衡教學,就是幾乎所有的學校硬件條件都要差不多,都要有計算機教室,音樂教室,美術教室。
其三,下南小學的校長很有能力。下南小學給我們最好的印象就是他們的管理非常出色。他們一共有40個老師,8百多個孩子,有5百多住校,大部分是留守兒童。所有的孩子都很有禮貌,有規矩,上課聽話,雖然也有些調皮的孩子。街上遇到,他們會叫“老師好”,吃飯的時候都排隊。鈴聲一響,大家就按規則,該上課上課,該睡覺睡覺。學校干凈整潔,孩子們的宿舍,14個人一間,也非常整齊。學校的老師積極主動,尤其是年輕老師,有熱情,想把事做好。
那么他們現在最缺的是什么呢?還是缺老師。現有的老師非常忙,每天每人至少要上四節課,還要管孩子的課外作業和生活。老師人手不夠多,閱歷不夠深,素質不夠高。因為這里地處邊遠,年輕教師比較難留住。我下面講我看到的孩子們需要幫助的四個方面,歸根結底,還是只有更多老師,更好的老師才能填補這些空白。
第一個方面是只能保證主課,也就是語文和數學的教學,副課包括音樂體育幾乎都是空白。這個我在第一篇文章里講了不少。我們來這里教的最多的就是體育課:籃球,足球,跳繩,游戲,每天每個班都教,還幫下南中心小學成立了足球隊,訓練儀仗隊,排練節目。一起運動是我們和孩子們都最開心的時間。
第二個方面,是缺少理解,死板地學習。這可能是應試教學都有的問題,但在偏遠地區的學校更為突出。這個學校的孩子紀律很好,對學習也有興趣。他們最擅長的就是“朗讀”和“記憶”。英文來說,全班會很整齊,很大聲地跟著老師讀一個句子,但是句子當中指出一個詞,就沒幾個孩子會讀。整個單詞會讀,甚至可以聽寫,但是,你問他們是否能再講出一個C打頭的詞,大家都講不出來。數學課上,孩子們會做三位數的除法,但被問到12顆糖4個人吃,每人幾個,不少孩子反應不過來。“理解”,不是教學的一部分。孩子們不太知道什么是“理解”,以為學習就是記住,練習,記住,練習。“為什么” ,很少被問到。
學校的老師們對我們的到來非常開放和歡迎。我們的方法一定與他們平時不太一樣。我觀察了同來的孩子,給三年級數學課講田忌賽馬,講集合,都是用班上的小朋友們做具體的例子,課堂生動又有助于理解這些概念。我教過的英語班的老師,聽同學們說我講得不一樣,就專門來聽我的課。如果我們能有更多的這類溝通和互動的機會,這里的孩子就有更多的機會融化貫通了。
第三個方面,是孩子水平的參差不齊。下南小學每個班基本上都是50個孩子,這是國家規定的上限。我教了四、五、六年級的英文。我給過五年級一個任務,把單詞各抄5遍。同一個班上,有的孩子英文字寫得整齊漂亮,每個字母都在合適的格子里。然而有幾個孩子不寫。后來我才發現,他們是不會寫字母,而五年級的孩子已經有了一些自尊心,他寧可表現出不做,也不愿承認字母不會。老師說,有些孩子來自村里,幾乎是零基礎,不僅英文,語文數學也有同樣的問題。想到這些孩子坐在教室里聽著越來越不懂的內容,學習對他們實在無樂趣可言。
解決這個參差不齊的方法,是這些孩子需要從頭補起。我和老師建議,如果將來有條件,有的課尤其像英文課,不按照現在的年級,而是按照程度來分級,對這些孩子就會有非常大的幫助。當然,操作起來會困難一些。
第四個方面,是網絡的侵蝕。下南地區因為沒有很好的經濟收入,大部分年輕人和中年人都出去打工,我們見到的孩子大部分是留守兒童。和我們想象的不同,留守兒童最大的問題不是貧窮,而是缺少近距離的關愛和管教。下南中學的校長,說他們中學最大的問題就是手機。孩子拿了父母和國家給的錢,趕快去買手機,然后花大量的時間看無聊的視頻,打游戲,QQ聊天。這個中學管的比較嚴,學校里不讓用,但是出了校門還是管不了。其他有些學校,老師也不知道怎么管,問題更加嚴重。以前這里的問題是閉塞,但還相對簡單,現在網絡帶來的負面影響是這些老師很難對抗的。
和其他學校一樣,下南小學有電教室,要求一定的使用率。我先觀察了一次六年級孩子的電腦課。老師開機,然后所有學生隨便干什么。開機后一個屏幕是“好123”,孩子們就從這里點出去。過了一會,孩子分成幾類:打游戲的,看視頻的,聽歌的。
后來我嘗試教了六年級的一個班,用code.org的中文版學習。我讓他們玩4-6歲的那些游戲,其實是編程之前的一些邏輯游戲。開始有一半的孩子不知道網址輸入到哪里。然而當每個孩子都去了那個網站,每個孩子都自己學會了如何操作那些簡單的邏輯游戲,而且興趣非常濃厚。有幾個孩子相當聰明,完全不需要我的幫助,下課的時候已經進階到復雜邏輯題。可惜我在這里時間太短,不能把他們帶到更深入的地方,讓有的孩子能夠自我前進。
所以,現在的問題不在有沒有網絡,而在于如課利用網絡,像教識字和算數一樣教孩子正確地使用網絡,找到正確的信息。
來之前,我和下南小學校長溝通的時候,我提出與其教孩子,不如教老師。我來了后,他們給了我兩本“云教室使用手冊”,說是有了高科技電教室,但是不太會用。后來,我發現老師最需要的是做課件,就是使用PPT, Excel等,完整地生動地展示他們想展示的內容。這是一個非常實際的需求,我也給老師們上了這樣的課。老師,需要一些人把他們領進門,最好是能夠比較初級地,手把手地幫助。年輕的老師這些方面要熟練很多,她們需要的是了解到哪里去找合適的內容,如何組織內容;而年紀大的老師更需要操作方面的幫助。
這星期當中在水源小學和水源中學,我也做了兩個簡短的即興演講:給小學生講時間管理,給中學生講自我學習。哪里的孩子都需要這些基本技能。我在這里只呆了很短暫的一周,所以對鄉村小學的理解還是非常粗淺的。給大家分享一下我看到的空白。如果有機會,希望朋友們也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