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當領導嗎?
?
上學期我們有一門課,叫做“研究型課程設計”。王老師帶的小組大概有五六位同學。課程剛開始的時候,王老師對我們每個人的籍貫、性格包括做事情的方式和習慣,分別進行了觀察和分析。
比如王老師說我——做事情非常踏實、認真,別人交代給我的事我會百分之百做到,很靠譜。但是有時候容易把事情做得太滿,用力過猛,給人感覺比較緊繃。
王老師還讓我40歲之后,一定要找他喝喝茶、聊聊天。到那時候,我一定跟現在特別不一樣。
可能一半認真一半開玩笑吧,王老師曾經斬釘截鐵地對組里面一個女生說:“你將來一定能當領導!”
我們都會心一笑。
王老師說得對不對,我們不知道。但是我們都知道,王老師一定有他的感覺和一套“識人”的方法。
那么,到底什么樣的人有當領導的潛質呢?
這個問題似乎并不是那么好回答。
因為,“領導”這個概念太寬泛了。一個公司的CEO是領導,一個國家的主席是領導,一個小組的組長也可以稱之為“領導”。
在拉姆·查蘭的《領導梯隊》中,作者把一個公司的領導層劃分為六個部分,從上到下分別為:
首席執行官,集團高管,事業部總經理,事業部副總經理(職能主管),部門總監和一線經理。
有的人適合作為一線員工,沖績效,用自己的技能來為公司做貢獻。
有的人適合擔任一線經理,管理下屬和員工,帶領團隊取得勝利。
有的人站得高看得遠,善于從戰略和宏觀的角度為公司掌舵,制定長遠的規劃和目標。
有的人擅長抓人力,有的人擅長抓財務,有的人擅長抓技術……
作為一個曾經擔任過學生會小部長和學生助理小組長的小同學,我最想學習的是有關“一線經理”的內容。
怎樣才能當好一線經理呢?
我詳細閱讀了《領導梯隊》的第2章,并且找到了我想要的答案。
我是一個自律性比較強的人,“業務能力”也不錯,比較善于“管理自我”。
但是,要想當好一線經理,最關鍵的就是要實現從“管理自我”到“管理他人”的轉變。
很多一線經理都是從業務做得非常出色的員工中間選拔上來的。不單單是公司,像學生會、社團,往往也是如此。
所以很多一線經理都會犯的一個錯誤就是,“因為自己擅長某項工作,而直接插手下屬的工作?!?/p>
他們一方面想延續自己在業務方面的成就感、滿足感,并且向人們展示自己在這方面的專長;另一方面,他們總是對下屬錯誤的工作方式和磕磕絆絆的工作效率感到著急,甚至不滿,于是便親自去做。
這樣的話,短期來看效率確實高了,任務也很好地完成了,但是無形之中產生了與下屬之間的競爭,下屬既沒有提升自己的能力,也沒有感受到工作的樂趣和熱情。
回想我之前擔任學院宣傳中心主任的時候,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一線經理真正的工作重心應該是:
第一,想清楚需要做哪些工作,誰最適合去做;
第二,遇到困難時,輔導下屬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幫助下屬成功完成任務;
第三,選拔、培養和聘用合適的人做合適的事。
一個優秀的一線經理應該是怎樣的?
他會很好地界定工作內容,把工作分配好、布置好,讓員工既不會感覺有太多的活要干,又不會一臉懵逼不知道怎樣把工作做好。
他會努力提升下屬的能力,幫助他們解決問題,不斷和他們交流、溝通。
他會與上司、下屬以及客戶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懂得換位思考,擁有開闊的視野,并且不斷地給予別人尊重和支持。
——像一位真正的管理者那樣。
所以,繼續努力吧!
管理也是一門藝術,不但要很好地完成任務,達到上司的要求,而且要讓整個過程——順滑、流暢。
從設計工作分配方案,到敦促工作有效執行,再到調整人員配置、解決具體問題,包括與周邊建立良好的關系,都考驗著一個管理者方方面面的思維和能力。
樂觀、真誠,勇挑重擔。
祝你也能成為一個優秀的管理者!
圖片來源:昵圖網
http://www.nipic.com/show/15213004.html
上傳者:qq5503492
筆者已付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