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書店做兼職已經有三個月了,具體到天數,也有16天了。任何你向往的事情或事物,等你體驗過、擁有了,你就會發現,它不僅僅有你喜歡的一面。體驗是一件很好的事情,讓你發現你還有很遠的路要走,你還有很多的地方需要完善。
就像,我以為我喜歡讀書,其實,還差得很遠;
我以為我讀書很多,其實,也不是我想的那么回事;
我以為,我謙遜文雅有素質,但這些都體現在細節上,我遠遠不夠。
我兼職的書店是一個很美的書店,就像它的名字一樣,模范書局,漫漫的書香氣。店里所有的書,都是書店老板親自選的,音樂也是特意為書店選的歌單。不止一個人說,你們書店的書很有特色,音樂不錯。模范書局小而美,與三聯書店的大而全不是一個路子,就像服裝江南布衣與ZARA。
國慶期間,店內日均客流量有大幾千人,周末也有一兩千。形形色色的人,來來往往,有一些人,你一眼看見就覺得很舒服,有一些人,你一眼看見就覺得不想再見。那我就思考,為什么這些人你一眼看上去就覺得很舒服呢,我是怎樣的人呢?
那么我先列舉幾種我覺得很舒服的人和行為:
一是注意店家要求,書店門口都掛有提示牌,不能拍照、不能帶飲料和食物,不能帶濕的雨傘,很多人注意不到就很正常,進門之后經過店員提醒,有些人或者說抱歉,或者微笑的放到專門的桌面上,有些人轉身走出。那么,那些特意留意提示牌,并且提醒同伴注意的人,就讓人覺得很舒服。
所以,出門在外,多留心一點,就讓你好感度倍增。
二是習慣,有些人的好素質已經成為一種習慣,我想這就是優雅吧。
在書店,當所有人都自覺低聲說話時,大家就不覺得這很可貴了。那么其他的方面,就體現出每個人的素質了。有些人把書翻的嘩嘩響,有些人對不是自己的東西小心翼翼。有一個細節,我印象很深,從書架上拿下的書看過之后,大部分人會插回原來的位置,這很好,有一部分人,會自覺不自覺的把書背和其他的書對齊,這就是好的習慣吧。
三是克制,克制自己的習慣方式。
很多家長帶孩子來書店,希望孩子體驗一下書店的氛圍,但是,孩子不諳世事,不論是書還是文創作品,孩子都屬于危險人物。一些家長把孩子帶進來,就讓孩子自由奔放地“看書”了,一些家長特意看住孩子,告訴孩子書店里的東西只能看,不能摸,并幫孩子翻看每一本他感興趣的書。所以,克制也是教養。
我站在一個店員的角度,看到這些。我時時在想,我在當店員之前,是怎樣逛書店的呢?我大概也有做過很多給他人添麻煩的事情吧?
我自我反思,這段店員經歷,我有哪些收獲?大概就是,不論我去書店、去服裝店甚或去朋友家,都要把自己當做客人,對不是自己的東西保持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