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曹操,孫權,劉備的一場戰役,赤壁之戰。曹操剛度過官渡之戰,算了,源少,可是在赤壁之戰中輸了,而劉孫聯軍卻以少勝多。
? ? ? 建安20年,曹操平定了北方,孫權坐穩了江山,劉備得了孔明,原本希望歷兵襄陽的劉表好日子到了頭。孫權,曹操都想對荊州下手,劉表和荊州,包括依附他的劉備都面臨危機。
? ? ? 這時孫權有兩個選擇,一是和劉備聯軍,二是歸降曹操,這時歸降曹操是有很大的優勢的,孫權兩次沉吟不語。孫權的謀士,上上下下一片降曹論調。曹操托名丞相,似虎似狼攜天子以征四方,豈能對抗?這是他們的答話。而孫權一直不說話,魯肅知道了孫權的心時,在孫權獨自一人時說,眾人可降,唯獨將軍不可降。因為孫權降了,顏面何存,置身于何地?孔明來了,讓孫權聯盟。孔明先上張昭啞口無言,然后是虞翻,步騭,薛綜,陸績,嚴畯,程德樞…孔明舌戰群儒…
? ? ? ? 這是開端,之后就真正邁入赤壁之戰了。孔明的才智曹操都不如,單從舌戰群儒看就能看出。孔明還巧妙的改動二橋二字是周瑜大怒聯合起來攻打曹操。草船借箭的孔明也是神機妙算,終于最后還是算少算一著,讓孔明走了。
? ? ? 終于在羅貫中筆下是一個小肚心腸,嫉妒能才的人,但其實周瑜與他完全相反,只是羅貫中的個人思想罷了,而周瑜的將軍頭領是孫權,孫權的諸葛亮是周瑜。孫權當時決定要降曹操,聯合劉備是很難的,不能保持中立和袖手旁觀,劉表在官渡之戰中處于中立的態度,結果曹操滅了袁紹就去滅劉表。幫劉備是引火燒身不幫劉備像是唇亡齒寒。還有就是不幫劉備荊州就是曹操的,幫劉備荊州是劉備的,兩人都不幫,戰火反倒燒在家門口幫不是不幫也不是實在不好決策。中立也同樣不行,是劉表的重演。這對孫權是一個很大的考驗,孫權剛坐穩這個位置,就要經過這么大的考驗,對孫權來說是一個難題。我覺得曹操攻完劉備,遲早要進攻孫權,孫權也知道,所以要聯合劉備。
? ? ? 周瑜一直想害孔明孔明草船借箭,立下軍令狀,當時孔明是知人心的,一定知道,終于想害他,魯肅老實,一定會幫他。孔明不不都是精打細算的。如果沒有算過周瑜會怎樣害他,他就不會答應去借箭。孔明,有臥龍這個稱號,不是浪得虛名的。他知地理才能知道,那里如果逃跑,水急,曹操趕不上去。他只人心才知道,周瑜想怎樣,魯肅會怎樣。他知道那日有大霧,曹操會放箭,10萬支箭才能到手。周瑜在說,要讓孔明借箭之前他已經算好了,不然他不會這么爽快的答應。臥龍孔明,果真神機妙算。
? ? ? 周瑜每次要殺孔明都少算一下,最后孔明給逃了,知道周瑜要害他,就叫趙云來接應周瑜哪里知道,他不知道孔明下一步是什么。但孔明知道他周瑜要做什么。他沒有孔明的精打細算,孔明跟周瑜比周瑜就沒有孔明好了,周瑜最后一生的結局也是跟孔明有關,周瑜三氣周瑜被氣死的,終于還是敗在了諸葛亮手上。
? ? ? 曹操率領大軍進攻劉備和孫權。周瑜,孔明發現連環船容易被火燒,然后引發了周瑜打黃蓋,孔明借東風…赤壁之戰,曹操的所有水軍全部喪失,而劉備孫權在赤壁之戰后實力大增。曹操失去了統一中國的機會,曹操輕敵,仗著自己人多馬壯,他們人少就一定會贏掉以輕心。赤壁之戰是以少勝多的戰役,制勝的是諸葛亮和周瑜他們功不可沒。
? ? 曹操沒有聽信好的建議,面對新來的龐統,這個外人,他卻毫不猶豫的相信了他的連環計。而面對一個臣子對他的忠言,若敵人用火攻,怎么辦?曹操卻說,現在這個季節不會有刮東南風,如果用火攻,那就是燒了他們自己的營。曹操沒有孔明那樣知天文,知地理,知人心…這是曹操的失策,決定性的。還有是周瑜的深謀遠慮。曹操慘敗,這他怎么也想不到那劉孫聯盟竟贏了。曹操驕傲自大,如曹操能多一份戒心,他一定能識破他們的計謀。自以為軍隊強大,不把東吳放在眼里,吃的是眼前虧。兵不厭詐,周瑜等人施連環計令人防不勝防。曹操最終敗了,其實曹操在赤壁之戰是有八九十分能贏的。一場火,弄得曹操丟盔棄甲,狼狽逃竄,在周瑜劉備的夾擊下,一路狂逃幸得張遼許褚等人的幫助下才逃掉。曹操一敗涂地,但這一仗必須打,除了必須奪取荊州和消滅劉表。曹操還想威脅孫權,警告一下孫權。
? ? ? 周瑜一般不忌才,對于同一聯盟中的諸葛亮,卻在才能上與之爭勝,如不能生就必置于死地,否則他自己就活不成。故周瑜每有奇之某,直接是針對曹操的,而間接確是針對諸葛亮的。諸葛亮的每一奇謀都使曹操這個反面人物更加多疑,使周瑜這個正面人物更加嫉妒。周瑜死前發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慨嘆。
? ? ? 諸葛亮經歷了說服孫權,智激周瑜,舌戰群儒,草船借箭,巧借東風等。而這些都不是那么容易完成的。說服孫權舌戰群儒都不是一般的口才完成的。赤壁之戰中周瑜幾次三番想要害孔明其中的草船借箭,攻借東風都是周瑜的詭計,其中暗藏殺機的。但是孔明為什么卻還是笑臉相迎呢?因為孔明知道,跟周瑜翻臉的話,聯盟就不能促成,曹操則必勝,所以一直沒有翻臉。
? ? ? 赤壁之戰真的是,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卻又是亂世出英雄啊。周瑜的面前是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是怎樣的一幅英雄畫面啊。
? ? ? 赤壁之戰是三國中的一個關鍵,鼎立之勢已現,對峙之勢已成,南方成了劉備和孫權,兩大軍閥的舞臺。那么北方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