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覺得堅持太慢了,總想找捷徑。
因為很多人覺得堅持很傻,總在做同一件事情;
很多人覺得堅持很難,太枯燥了總在重復做事情;
很多人覺得堅持沒用,很多時候都看不到結果。
其實,堅持恰恰就是成功的捷徑。
美國的社會學者做過調研,數據表明任何一種人生計劃都是一樣,比如減肥、戒煙,能堅持一周的人約75%,堅持一個月的約64%,堅持半年的約46%,堅持一年的約10%,最終能實現目標的占8%。
你看,只需要堅持一年就能超越90%的人,而且只需要做一件事情,不需要高智商,也不需要高情商,也不需要什么特殊的能力和特別的資源,成功還有比這更最輕松的事嗎?
只要再堅持一下,你就能夠成為金字塔尖上8%的人。這不就是成功的捷徑嗎?
為什么很多人不愿意堅持呢?
因為他們根本不懂得愚公移山的價值和意義。
為什么很多人不能堅持呢?
因為他們不知道堅持以后時間就會自動變成一道一道門檻,把跨不過去的人擋在外面。
為什么很多人會半途而廢呢?
因為他們不懂得堅持就是要跨越周期,不知道堅持的回報模式就是把獎勵后置。
比如我從減肥開始把跑步堅持了6年,因為我看到減肥的價值和意義并不是體型瘦了身體好了,而是能建立和擁有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
我為什么能堅持呢?因為在這個過程中我發現說是要跑步的人假如有100個,而能一次跑5公里的人可能只有80個,能跑10公里的又減了一半兒只有40個,能跑21公里半馬的大概只有2、3個,能跑42公里全馬的據統計只有10萬分之一,每升一級都是一道更高的門檻更窄的門縫,所以我就成了萬里挑一的那個。
為什么我沒有半途而廢呢?并不是因為我比別人的毅力更強大,而是因為我把跑步養成習慣當成每天都要洗臉刷牙一樣看待。當你學會了刷牙,你會只刷三個月就不刷了嗎?當然不會,因為你知道要想保持口腔健康就得天天刷,跑步和刷牙完全一樣。它的回報模式就是先存后取,而且它的獎勵就是后置的,所以才能跨越周期。
其實減肥并不難,最難的是不反彈,而想要體重穩定下來不反彈就需要6年時間,想要堅持6年的唯一辦法就是把它變成自己的生活方式。
所以堅持的方法很簡單:找到堅持的價值和意義,養成習慣跨越周期,先舍后得后置獎勵。
所以堅持的標準也很清晰:做正確的事情,做有難度的事情,做有積累的事情。
所以堅持的底層邏輯就是:慢就是快,少即是多,舍即是得。
越是簡單的事情,道理反而越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