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生的瞬間一閃即逝,但留下的回憶就會持續一生。
到最后你會發現在這些回憶中,滿滿的都是愛。
得到母親病危的消息,我很恐懼。那個時候的我還在鄭州上學,是一名高一的新生,沉默寡言的父親從不給我打電話,只會將對我們的想念埋藏心底。
可這次不一樣。他幾乎用哽咽,顫抖的聲音跟我說,你跟老師請個長假,回來吧,你媽生病了—— 淋巴癌晚期,剛查出來。從電話里我有一種不祥……
那個時候的我大約十五六歲,還不知道急性淋巴癌什么病,就以為生病了,住幾天院就會好,我向老師請了假,傻傻的問老師這是什么病?老師只是說醫院肯定是化驗錯了……
當晚買了火車票,就著急不瑕擇,十萬火急往家趕,一路上記憶將我的思緒拉到好遠好遠……
我還不信,我不接受,這肯定是誤診……
母親心靈手巧,積極樂觀,盡管生活在饑腸轆轆,衣不果腹的艱苦的環境中的她,依然每天都能聽到她爽朗的笑聲、歌聲和讀書聲。
我們姐弟四人也都勤快懂事,相互謙讓。
父母每天外出掙工分,我們姐弟四人也從來不會讓父母操心,從小就學會了燒飯,燙豬食,喂豬,做飯,洗碗,將家里打掃的干干凈凈。
放學了就趴在門口石桌上寫作業。
門口有棵碗口粗的槐樹,那棵樹成了我們的最愛。每天爬上爬下很多次,在樹下跳皮筋,丟沙包,丟手絹,吹柿核……
到了槐花飄香的季節,我們像小猴子一樣麻溜的爬到樹上摘槐花。捧一捧放在嘴里,清香甘甜。
到了晚上,母親把我們摘回來的槐花,做成各種各樣的美食,我們一家六口就圍繞在火爐四周談笑風聲。
到了晚上,夜深了,透過煤油昏暗幽幽的光,又會看到母親一針一線,給我們做衣裳,補襪子,唱著搖籃曲伴我們入眠……
暗淡的燈光照亮了她那溫柔美麗的臉龐。那目光是那的堅定,那么的慈愛。
閑暇時間就會拿出她隨身攜帶的皺皺巴巴的《平凡的世界》《鋼鐵是怎么煉成的》還有我忘了名字的書……邊看邊讀,到了晚上,母親就會讀給我們聽,我們似懂非懂,但也喜歡,邊聽邊睡……
母親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是在苦難生活中盛開的最美麗的花朵。
每逢周六,周天,母親就會陪著我們一起跳繩,打羽毛球,街坊鄰居也會參與,歡樂的笑聲傳蕩整個上空。
母親從來沒有打過我們,并非我們沒有錯,而是她有博大的胸懷,超人的智慧在恰當的時候 給予我們最合適的愛的引領。
在物資匱乏,知識匱乏的年代,母親說,我們姐弟四人,書,唱歌是她最寶貴的禮物。
讀書和唱歌是她的最愛,家里歌聲,書聲,笑聲永遠不斷……母親唱歌很好聽,我們都很喜歡聽。
作家鮑德溫說:孩子永遠不會乖乖聽大人的話,但他們一定會模仿大人。
母親特別重視我們學習,以身作則,言傳身教。用她的人格魅力感染著我們。
母親對我們也有很多的期待,但她從來不會因為學習的事情吵我們,更不呵斥,指責,打罵我們。
每一次的家長會,她都會精心的梳妝一番。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我們手拉著手去學校。
媽媽幽默,風趣,積極,樂觀。家長會上也是落落大方,談笑風生,幽默風趣,絲毫沒有一點緊張與不安。
我現在還清晰的記得每次開家長會的時候老師都會請我的媽媽為大家唱一首歌。完畢之后,同學家長用力的鼓掌,用敬佩的眼光看著我們……
母親是一個心里非常善良的人,在那個艱苦的年代,叫花子也特別多,挨家挨戶要飯吃。
我們也到了長身體的時候,吃的自然也很多。每一次糧食都是青黃不接,母親還要去別人家借糧食。
母親寧愿自己不吃,但從不吝嗇對別人的施舍。甚至還用我們家的碗為叫花子盛飯,和我們坐在一起吃,當時我們就特別的不理解。
母親告訴我們:孩子,我們不能看不起任何人,接人待物,為人處事要心存敬畏。以后在成長路上見到的每一個需要幫忙的人,都要幫他做點什么。常常幫助別人的人,內心才會有幸福感。
善,則受益終生,惡,則遺憾終生。舉頭三尺,必有神明,人在干,天在看,切不可狂妄自大,自以為是。常念人好,心懷感恩。
感恩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品德,感恩是我們在困難的時候得到慰藉,獲得溫暖,激發挑戰困難的勇氣,從而獲得前進的動力。
居身期簡樸,教子有義方。
母親沒有教過我們大道理,她總是在無意間言傳身教,教我們為人處事。
后來乃至現在,這些媽媽身上的積極品質,一直對我及我的孩子影響深遠。
《憶父親》
死亡不是生命的結束,遺忘才是。
在成長的過程中,總有一股強大的力量支撐著我們,引領著我們,浸潤著我們的心靈。
使我們越過洶涌的大海,抵達夢中的彼岸。
疫情期間,父親大人因病重也相繼離開我們。
兩年13次手術,病痛的折磨和每一次手術的后并發癥都讓他苦不堪言。
醫生,護士都喜歡爸爸,多次的住院,醫患親如一家。
都說爸爸是一個好人,愛笑,脾氣溫和(病痛的折磨,使患者脾氣暴躁,摔東西,打人罵人是常有)我們知道,那是爸爸背后默默的忍受……
爸爸沒有把他當病人,我們也沒有把他當病人。我們都心照不宣。
每天就這樣嘻嘻哈哈,開開心心。我們把病房當成自己家,在花卉市場買來十幾盆花,放在室內,當病痛來臨的時候,將花草擺在病房的陽臺,角落。左,右,前,后,360度無論轉身到哪個方位,父親都能看到花花草草,每朵含苞未放的花都是生命的怒放,每一株生機勃勃的草都是對生命的挑戰。
感恩節我們給護士,醫生送錦旗,送鮮花,給醫生,護士送感恩果,感謝對父親大人的照顧,醫院的整個走廊里也充滿了溫馨有愛的氛圍。。
我們姐弟四對保潔阿姨溫柔相對,對醫生護士尊重有加。
我們的房間衛生從來不用麻煩保潔阿姨,每天保潔阿姨來上班的時候,我們會笑著說,請領導檢查工作,哪里不合格,我們再打掃。
通風,消毒,擦窗……窗明幾亮,地板沒有一根頭發,一塵不染,光亮如新。
廁所干凈整潔。同樣也擺上花卉。一來不至于太單調二來還可以凈化空氣。
大家都特別羨慕我的父親,也特別羨慕我們的主床醫生和護士。父親每一天都樂樂呵呵,主床的醫生護士都對我們格外照顧,沒事兒就來我們的房間轉轉看看。他們說在這里能感受到人間的美好。因為在醫院里他們看到了太多的人性,世態炎涼。
當然了,我們(姐弟四個,三個女婿,一個兒媳。)也是被醫生,護士,保潔阿姨常夸的對象。
他們都說一家人溫暖了整層樓
……
每日每夜精心陪伴父親五十多天之后,父親還是決然的離開了我們。
在疫情期間,當時家族的長輩說后事一切從簡。村干部當場否決,說,劉老先生一輩子在村里人品好,誠實,厚道,勤勞,樂觀,積極,左鄰右舍和睦相處,不能就這么簡單讓劉老先生走了。有什么事情他負責!
后事辦理很順利,父親走的時候,基本上全村的人都來送行,下葬后的幾個小時,下了很大很大的雨……
俗話說,雨淋墓,輩輩富,意思也就是說,下葬雨淋墓是吉祥的象征。下葬時下雨是老天也給天東西,所以子孫后代會發家致富,一順百順。他們都說這是上天對父親的恩賜,也是父親帶我們的庇護神……
父子相傳,精神相繼,為人父母樹立道德上的典范,涵養良好的家風,如春風化雨般教化、浸潤著我們成長。
所謂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在不斷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在小路的這端望著逐漸消失在拐彎處的他,并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用追。
世界上所有的愛都是以聚合為目的。只有父母與子女的愛是分離為目的。
我現在明白了,父母愛的真正含義:父母存在的意義,不是操控,不是刻畫,而是讓孩子一想到父母,內心就會充滿力量,充滿溫暖,從而擁有克服困難的勇氣和力量! ???
兒女是上輩子修來的緣分,培育孩子成家立業是父母的責任。我們收到了父母正確的愛,交給我們的為人處事的生存法則,我們也會把這種愛帶給我們的孩子,帶給周邊的人,普及正確的家庭教育理念,讓更多的人以心靈溫暖心靈,讓更多的人因學習而更加的受益。
有德有才的孩子是精品,有德無才的孩子是次品,無德無才的孩子是廢品,無德有才的孩子是毒品。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風如雨點,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潤下才能健康成長。
孩子也只有在優良家風的熏陶下,才能出類拔萃。
良好的家風在每個人的成長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看似無形,卻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每一個家庭成員。尤其是良好的家風的傳承,一定會發揮積少成多,集腋成裘,厚積薄發的效應。
這就是我們的家風:心善為立人之本,勤儉為持家之道。積極樂觀,勤儉節約,感恩自強,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