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陪二師兄去轉藏在胡同里的古書店。春天到了,我提議騎小黃車去,不僅環保還可以鍛煉身體,何樂而不為。我們從西直門出發,一路向東奔南鑼鼓巷那片胡同。
我們經過護國寺小吃街時,我都驚呆了,人潮攢動。到了后海我才知道剛才只是預告,后海早已變成人海了。幾年前第一次和舍友去轉后海坐了紅色人力車,感覺特別有年代感。紅色的車篷,穿梭在質樸的灰墻紅門的胡同里,無論是拍照還是觀看都別有一番滋味。后來,我和閨蜜幾個在楊柳放青的時候再去逛,當時還有自行車租車行,有三三兩兩的小情侶騎著自行車沿著濱水的路,優哉游哉的享受著春風拂面的愜意。偶爾還會看到幾位冬泳的大爺,和水里撲騰的小鴨子相映成趣。
現在的后海早已過度商業化了,一點意思都沒有,賣著全國各地的小吃,開著全國連鎖的鋪子。所謂的胡同有幾面墻是“三丁一順”白灰勾縫兒,全都是復建的。我這次去只發現在滿鑼鼓巷一家“喜結良緣”的意大利手工冰棍兒店前面,靠著垃圾桶的那面墻是原裝的,最有意思的是那面墻上突出來的部分,你仔細看貌似是個琉璃瓦當,可是瓦當不應該出現在半截的墻上,后來我和二師兄叼著冰棍兒,圍著垃圾桶想了很久,那應該是類似下水道,或者是下雨時的排水系統吧。
我倆終于在帽兒胡同附近找到那家所謂的“書店”,其實是個掛羊頭賣狗肉的本子店,賣的全是無字天書!我倆看了一圈訕訕的離開了,默默的給了一個差評。我們跟著導航到了張自忠路附近,在胡同里找到了那家“摘刺”推門而入,入耳:清脆的鈴鐺聲,入眼:暖暖的燈光,入鼻:咖啡味夾雜著淡淡茶香。樓上有幾位預約客人在靜靜地讀書品茗,我深感自己的冒昧與唐突急忙轉身下樓。我在一層看到了一本簽字本,西方古典的花紋封面,復古的鎖扣,打開里面全是造訪者的留言,滿滿的全是心意。我忘了說了這是一家關于國外古書收藏的書店,我的才疏學淺不敢多逗留,便匆匆奪門而逃。
最終,我們從二環內沿著地安門西大街向西,由于大量不認路的游客騎著小黃車造成局部擁堵,我們穿街串巷后,又奔德勝門方向出了城。一頓擼串兒,一瓶北冰洋結束了一個下午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