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邁爾曾說:“人之風動一世,在品行,而不在地位;地位雖高,無品行,何得風動一世。”
行走世間,一個人最大的資本不是金錢,不是美貌,不是背景,而是良好的品質。
唯有品質,可立一世;唯有品行,可護一生。
人品過硬,就是無形的資產
有人曾說:“凡建立功業,以立品德為始基,從來有學問而能擔當大事業者,無不先從品行上立定腳跟。”
一個人即使能力再大,若品行不佳,人生之路只會越走越窄。
唐朝時,東都留守呂元應酷愛下棋,門下養有一批下棋的高手。
他曾承諾棋手:若贏他一盤,出入可配馬車;若贏他兩盤,可供應家眷的生活用度。
一日,呂元應正在庭院與一棋手對弈。激戰之時,衛士送來一摞公文,急待他處理。
呂元應便拿起筆批復,棋手見他低頭批文,斷定他不會注意到棋局,便迅速偷換一子。
哪知,這個小小的動作,被呂元應看得一清二楚,他批完公文后,不動聲色地繼續與棋手下棋。
最后,棋手勝了此局,心里竊喜,盼望著呂元應提高自己的食祿。
哪知第二天,呂元應帶著豐厚的禮品,請棋手另投門第。之后又將子孫叫到身邊,正色說到:
“贏不贏棋,我倒不在乎,但他偷換了一個棋子,可見他人品卑劣,不堪重用。”
李開復曾提過他的用人觀:“我把人品排在第一位,超過了智慧,創新,情商,激情。一個人的人品如果有問題,這個人就不值得一個公司去考慮雇傭他。”
一個有德無才的人,固然平庸,但可以雕琢造就;一個有才無德的人,能力越強,便越危險,因為他做事毫無底線。
人活一世,可以不富有,可以不聰慧,但人品不能不過硬。
人品,是做人的底色,是立世的根基,是一個人無形的資產。
心存善念,就是最好的名片
曹德旺年輕時,生活并不順遂,30多歲還在莆田的農場幫工,一個月僅有40余元的收入。
有天下午,他正在樹下乘涼,突然看見遠處走來一個神情憔悴的人,想跟他借桶打水喝。
曹德旺見他一副快要中暑的樣子,擔心喝生水會生病,便跑回宿舍,把沏好的涼茶拿給對方。
閑聊中,曹德旺又得知對方沒吃飯,準備將他帶回宿舍做飯。哪知那人提出,要一瓶高粱酒,一斤花生米和十個雞蛋。
曹德旺一聽,這幾乎要花掉他一個月的工資,但他沒有猶豫,答應了下來。
事后,曹德旺才得知,那人是一家大型農場的場長,為報答他的善良,以高薪聘請他去自己的農場干活。
也正是在那里,曹德旺僅用了三年的時間,就攢下了6萬元,成為了他的創業基金,才有了后來的福耀玻璃。
古人云:“行善之人,如春園之草,不見其長,但日有所增。”
善良,雖不能直接帶來財富,但你對世界付出的每一份善意,可能都會成為日后撬動命運的杠桿。
這個世界,從來不缺能人,不缺機會,但善良的人,總能獲得更多的青睞。
在利益面前,他們更具有良心;在弱者面前,他們更具有愛心。
做事坦坦蕩蕩,待人真心實意。
有句話說得好:積德無需人見,行善自有天知。
心懷善念,就是最好的處世名片。
極致利他,就是最好的門路
稻盛和夫曾說:“以利他心度人生,能增強人的成就感和幸福感,最終回報會回到自己身上,對自己同樣有利。”
人生在世,沒有誰可以遺世獨立,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總會有需要他人協助的時候。
正所謂:獨木難支,孤掌難鳴。
若是處處算計,事事權衡,全然不顧他人的得失,最終只會被他人孤立,行事也將寸步難行。
而生活最大的智慧,便是極致的利他,唯有利他,才是最高級的利己。
莫言女兒家離機場很近,每次他坐飛機回來,寧愿回到市中心的房子,也不去女兒那里。
只因他擔心出租車司機排了那么久的隊,卻等到一個短途的單子,心里會不舒服。
所以,他不得不去女兒家時,會事先備上一包中華煙。
上車后,先把煙遞給司機,“師傅,先給你一盒煙,真中華,不是假的。”之后,他再告訴司機去哪里。
司機自然高興,一路有說有笑地將他送到目的地。
生活中有許多人抱怨運氣不好,被人刁難,原本很簡單的事情,卻費勁周折。
其實,我們缺的不一定是運氣,而是智慧。
正所謂,與人方便,與己方便。
想要獲得,先學會給予;想要達己,先學會成人。
人生這條路,你只有讓他人走得順暢,自己的路才不會擁擠。
很認同一句話:你的品質就是你的價值。
千金終會散盡,但擁有好的品質,能讓你不失貴人,不缺機遇,成功之門也會自動為你開啟。
人活一世,先做人,后做事。
只有把人做好了,做起事來才會游刃有余。
新的一年,愿我們都能好好經營自己的人品,收獲不期而遇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