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時間一到,她就起身離開辦公室。樓梯間里遇到別的部門的男同事約她接下來去晚餐和聯誼,她婉拒說今天約了人改次趕早。離開公司,她就直奔住家旁邊一間進口魚貨商店,告知伙計她是來取自己預定的泰國空運而來的生鮮筍殼魚。
回到家中,她就一頭扎進廚房。
今天晚上的她并沒有約人,也沒人等她回家做晚餐,一直以來,她都是自己一個人住。
比起工作之后的聲色犬馬,她私以為自家房子里的廚房更加活色生香充滿肉欲。碎花圍裙往脖子上一卦,她竟覺得整個人都可以放肆起來。這才是活著的世界,活得氣氣派派的!
她已經秘密記錄自己的廚房與食譜一段時間。帶著一種因畏懼青春流逝而借寫真集以保留自己年輕形貌的心情,她以廚房筆記來與自己的肉體對話。
溫暖且繁復的廚房里,衣著樸素相貌平凡的她,歡愉地洗滌菜蔬,以各式刀具拍、切、剁、刨、剜……她熟悉各種料理技法,只要有一臺雙囗電磁爐兩個插座,她便能讓炒鍋、燉鍋、烤箱、電飯鍋于她手中騰躍出繁復歌舞。
香菜洗凈切段,拍裂一小塊姜,熱鍋。用姜塊在鍋上擦一遍,放兩湯匙油,待油六成熱下筍殼魚,煎至微黃。加三碗水,下姜片,煮沸后轉中火滾小半鐘頭,放香菜稍滾即可熄火,下鹽調味食用。
肥美的氣味飄浮在廚房里,白皙嫩滑的魚肉自油燜的嬌嫩呻吟,轉為小砂鍋懶洋洋的低沉鼾聲,讓人食欲難耐。趁著煮魚湯的這小半鐘頭,她從冰箱冷凍層里取出半打冷凍餃子。是她周末閑時,提前做好雪藏其中的。
上周末,于陽臺整理角落耕耘開的一小方菜圃,發現今年黃瓜長得格外好,自己一再忙碌之間,竟錯過了收成。那曾經風光一時的翠綠欲滴已經減退成蠟黃,幸而味道仍算甘甜口感也還脆生。心中竟決定,出要趁黃瓜未過季,做今年最后一頓黃瓜餃子。
新摘的老黃瓜洗凈擦成細絲,加鹽輕揉,擠出汁水。以黃瓜汁水和面,做出薄而勁道的餃子皮。黃瓜絲略微剁碎,加四粒雞蛋打散在油鍋中炒成黃瓜蛋碎,調味裝盤,放涼之后,加蔥姜末攪拌均,就可以開始包餃子了。
周末陽光明媚的午后,她端莊地站在會曬到太陽的廚房灶臺邊,左手靈巧地撫摩一片薄厚適中的餃子皮,右手持鐵勺分量準確的放上黃瓜蛋碎,她感覺到身體之內有一只歡呼雀躍的野獸正要呼之欲出。她勉強擒著剛剛握好的餃子,撫著那半透明的表皮像撫摸寵物的頭一樣,邀請它與自己一起回憶那些秘密的歡愉……
筍殼魚湯燉好之后,黃瓜餃子剛好蒸熟。她已經準備好各式相襯的餐具與裝飾用的鮮綠紫蘇葉子,并且擺上切成細長條的脆黃瓜小段,盛放在描花青瓷小碟上。
接著,她坐在餐桌前,細致地品嘗每一口湯每一粒餃子的滋味,用嘴唇測溫,放入嘴里,咀嚼,吞咽,感受食物滑入體內,沿著食道進入胃所引起的那股電流。她完全熟悉胃部蠕動的節奏,有時像被微風拂動的一只絲綢小袋。
廚房和烹飪,大約比歡場和異性更讓她獲得安慰與安全。在酷愛烹調可囗的晚餐后以一種末代貴族的優雅獨自進餐的生涯里,她的廚房筆記忠實地記錄每一種食物與她個人之見的超乎友誼關系。
最樸實粗簡的黃瓜做餡,包出水光溜滑翡翠碧綠的, 好似重遇青蔥歲月的青澀戀人,帶著職業飽滿的蠢蠢欲動。
她偶爾思謀,希望自己的生命終止于對餃子的回憶,不管屆時母親與祖母的亡魂如何瞪視。她堅持用老黃瓜做餡,煮一小鍋濃稠奶白的筍殼魚湯來將它的清爽襯托到極致,并且發狂地散布整株新鮮紫蘇與驕傲的細幼姜絲。
也許在別人眼中,終身未婚,如黃瓜餃子配魚湯一樣詭異寡淡。于她,卻是最像她自己。
原創作品
2014年7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