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以為自己很努力,只有到了勤奮公司才意識到:不,我以前只是看上去很努力。如果所有的付出沒有好的結果,你的努力也只是徒勞。
曾有人問我在勤奮公司的工作飽和度,和我待過的正常公司相比。我回答說,現在工作量是正常公司的兩到三倍。如果你要問工資,我也如實告訴你,可能還沒我待過的有些公司性價比高。
那么,為什么還要堅持下去呢?
我想,這是個嚴肅的問題。
也許是責任使然,我不是一個喜歡做選擇和頻繁跳槽的人,很佛系,只感到既然選擇了就要堅持下去。更何況,他們是在良心公司倒閉時收容我的,心里總存著那份感激。
為了能適應公司,我在加快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和工作效率。對于在大公司待慣的我來說,心理多少有點兒落差。
你知道,在大公司,他會為你提供完善的裝備,也會告訴你具體怎么做,你只需要腳踏實地按步就班就行。而小公司,你需要自己想辦法,有些事需要摸著石頭過河。你知道,大公司有完善的管理制度,沒有規范就走不下去,你也不能不按規則做事。而小公司,你需要學會靈活變通,有些事必須按規矩來,而有些事你又得先解決問題后面再來走流程。你知道,大公司崗位分得很細,進貨有進貨檢驗員和進貨工程師,過程有過程檢驗員和過程工程師,路試、成品檢驗、出廠檢驗等都有專職的檢驗員和工程師。而每一個版塊里,每個人又只負責很小的一部份。每個人只需要把自己該做的做好即可。而小公司,工作崗位不會分得那么細,你要學著自己長點兒臉色。你知道,大公司可到點下班,如果你主動加班,并不代表你勤奮或優秀,只能說明你工作效率不高,明明八小時完成的工作你卻要用更多時間才能完成。而小公司,你不能到點下班,加班是一種態度,是在給老板做心理按摩。大公司,效益似乎和你無關,公司好或不好,你照樣拿工資,你只需要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即可。小公司,你得隨時關注公司效益,隨時關注公司是否贏利。如果老板告訴你,公司上半年是沒贏利的,你會難過,你怕年終獎又泡湯了,你怕公司倒閉了你又得重找工作。
總之,角色的切換容不得你松懈,感到如履薄冰,戰戰驚驚。
只是,除了更盡力一些,你也沒有更好的選擇。
你覺得苦,所以更想再往前走一步。
你感到壓力了,那是對自己工作效率的焦慮。
在你所處的工作中,總有些事讓你感到棘手。
你害怕零件同軸度超差,因為對于要求嚴格的你所處行業來說,超差2絲意味著不合格,意味著退貨。
這時,腦袋不夠用的你意識到,你要做的遠不止檢驗零件那么簡單,你需要知道供應商是怎樣加工和檢驗的。
當然,你更害怕的是,返工或重做后復檢也不合格。
你就那么不知疲倦地想著,想換一種測量方式。
可是事與愿違,你越想做成那件事,越是遇上了困難。有時是剛一坐到那里又被叫去做其它事了,有時是編了半天程又走不通。總之,那件事就這樣被一再拖延了下來。
你討厭這種自責:“對不起,今天沒來得及檢。”
“對不起,今天還是沒來得及檢。”
“不好意思,今天上班第一時間去檢。”
……
你不停地解釋,私下痛苦的是,你沒找到更好的檢測方法。
第二天必須檢,前一天晚上,你有些失眠了,整晚都在想有沒有更好的檢驗方法。
“編程,編程,我不停地想換一種編程方法,為什么不換一種裝夾方法呢?”你問自己。
“我一定能找到更合理的裝夾方法,車間一定能找到。”這個想法讓你興奮不已。
當實踐證明你的新想法更合理時,那個困擾你多日的問題才終于解決了。
又該放端午節了,今天是放小長假前最后一天,你的心也跟著浮起來。事實上,一整天你都在忙碌,已經處理完結好多事情了。你也想到點下班。
事實是,快下班時,你比平時更忙碌。一邊有人催著要發貨,一邊你的圖紙不是最新狀態,還不確定某個尺寸是否合格呢!你心里那個著急……
還有一些事……
當人們都下班后,你硬是心平氣和地處理完手頭的工作再下班。等下完才意識到,已經7點了,你的手機已經沒有電了,而你的孩子還等著你回家給他做飯呢!
“媽媽,你手機怎么關機了?”
“媽媽,你怎么還沒回來?”
你感到了孩子的擔心,你也好想告訴孩子:媽媽真不容易!
三天小長假,你不是應該好好休息嗎?可是,你哪能安心休息!自身本領不強,你怕是睡不好安穩覺。還好,你有一個和你同行的技術老公,他會熱心回答你提出的所有問題。
“老公,同一個零件,為什么不同點的硬度相差很大呢?”你問。
“你怎么打的?我看看。”他說。
你給他看了檢測方式,他說:“你的方法不對,要把整個面固定死。”
第二天,你又主動去折騰硬度的事兒了。事實證明,你先生說的是對的。當你將工件穩穩地固定好后,所有面的硬度都大抵相當了。
你得給供應商解釋,工作上的對接可不像平時說話那么隨心所欲,你得學。
“Ⅹ總,端午安康!昨晚想了下某工件測大端面外側硬度的方法欠妥,今天換了裝夾方式,實測32,33,與技術要求的45土2不符。”要知道,你第一次打出來的可是22和23。
“我補了料了。”X總說。
“Ⅹ總,昨天我在內部反饋的硬度就是32和33,打的是大端中心,判的不合格退貨。
大端外側硬度是臨下班才打的,昨天晚上一直在想打的方式不太對,今天換了一種裝夾方式,所以給你解釋一下。”你繼續解釋道,這下算是解釋通了。
你卻再次陷入沉思,為自己還有進步的空間。
文/何婉儀
202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