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新環境后,明顯感到自己比以前更忙碌。記得我去公司第一天,老總對我的工作是這樣定位的:
1,做你以前做過的工作,入廠出廠的質量都由你來把控;
2,空了跟著XX學關于和供應商溝通的,你會溝通技巧又懂圖紙,技術交底這塊兒都由你來溝通;
3,把質量體系建立和完善起來;
4,重點學三坐標;
5,跟技術學設計;
6,其余你愿學的都可以學,我們是小公司,什么都要學做。還別說你,就是我們,忙起來的時候,都要去車間打螺絲。
一下感到想學的太多,又告訴自己別著急,一點一點慢慢來。我想我學東西都是那樣,剛開始學得很慢很慢,也許會讓教的人都失去了信心和耐心,可是我還在那里干勁沖天地問為什么?關于知識,我不想只懂點兒皮毛,得想通來龍去脈。
更重要的是,對我來說,光顧著上班可不行,下班還有一大堆事等著我。像打仗一樣做好晚飯吃好晚飯做完家務后,又得費神兒地想明天早上吃什么,中午帶什么。待到操心完一日三餐,家里還有個小學生等著我給他講奧數呢!忙忙碌碌的一天下來,早已沒了屬于自己的愜意的幸福時光,有時只得用熬夜來獲得片刻安寧。從這時起,閱讀、運動、練字、寫作都遠離了我,心中想的只是工作和奧數。我想我的精力有限,一段時間把一兩件事兒做好就行了。
哦,我喜歡,優秀就是一年365天的不斷重復。
事實上,工作起來可沒那么順利。先說大老總安排我做的車間現場分區一事,我硬是不知從何做起,一直拖延著。沒想到大老總對這事兒耿耿于懷,說了一次又一次。因為害怕獨自一人去做做不好,我干脆不做了。某一天早會,大老總再次提起:“我說如夢,跟你提過的現場分區這件事情,要引起重視,要做起來。我們要慢慢走向正規,要向可視化管理和精益生產靠近。”我又漫不經心地打著哈哈。
“老總,這事兒我來做,我來規劃,如夢一個人做起來可能有點兒困難。”二老總當著那么多人替我說話,我感到無地自容,也感受著來自四面八方異樣的眼光:“面子大呀,明明是你的工作,你拖延著不去做,老總來幫你做嗎?”
可是我卻天真地以為,真的是二老總做。只是后來的事實證明,該我做,也很簡單。先去想去做,再把事情做得完美。
不順心的事兒何止這一件。技術含量稍微高點兒的三坐標,看帶我那老師編程編得辛苦,想得頭痛欲裂的樣子,我又有了放棄的打算。
我對自己說:“為什么非要去學那么多呢?平凡一點兒普通一點兒不好嗎?大不了我就當檢驗員,當一輩子的檢驗員。”
尤其是被教三坐標的老師質疑一翻后,我更是懷疑自己的學習能力:“我感覺你學得很慢,記憶力也很差,感覺之前給你教過的知識全都忘完了。”
這一刻,我是真想躺平。試想我已經39歲,一切都定下來了,這輩子再不能做些什么,再不能做點兒有價值的事兒了。當然,這種感覺讓我感到悲哀,讓我感到身不由已地置身職場像一潭死水。
“我真笨,怎么稍微有點兒技術含量的事兒都不會做?”一個聲音說。
“真的拒絕成長嗎?真的有你想像中的那樣難嗎?你都沒去嘗試,確定自己學不會嗎?”另一個聲音問。
這兩個聲音每天都在打架。
最后是那個理智的聲音占了上方,我要撕掉撕掉別人給我貼的標簽。我相信:重要的不是別人怎么看我,而是我怎么看別人。
當我克服了這種恐懼,學習三坐標變得有了一些頭緒。我想我應該像那些徒步去遠方的所有人一樣,不要去想遠方到底有多遠,只能踏踏實實地走好腳下的每一步。
我給自己定下目標,每一次學習,都要學會一些知識點,然后不斷練習以期達到熟悉操作。
我記住了前輩的話,學三坐標沒什么決竅,就是不停地練,不停地練。當我這樣有目標地嘗試的時候,每次都能進步一點點。
還有一些困難,比如老總安排買量具,我的第一反應也是不會買。老總疑惑:“都是當家的能手,還不會買東西嗎?”委實說,我是不太擅長買東西。即使買,我喜歡買好的東西。我始終堅信:工欲行其事,必先利其器。所以不好的東西,讓我用著都沒信心。
但是,我沒有選擇的權利。這是工作,必須去做。當然,最終我還是去作了對比選了各方面均合格的量距。
打心底,我是高需求寶寶,我希望獲得好的檢測手段和檢測工具。作為質量人,我最羨慕的是別人有三豐的量距,量出的值和三坐標一樣精準。
通過以上總總,我總結出一個職場經驗:說不會是最沒用的借口,干就行了。
文/何婉儀
2024.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