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堂門口
女生發著傳單,一黑人留學生好奇地上前問這是什么。
女生:這是xx公司線下的活動,有興趣可以看一下。
留學生:我中文不太好,不過我可以推薦我朋友過去。
女生驚喜道:那給你留一張傳單,謝謝你哦~
留學生的朋友騎車招呼他離開,女生禮貌地用英文道了聲再見,一旁的朋友輕聲對留學生說“釣妹子還是你厲害呀!”
? ? ?江湖上流傳著無數套 “把妹招式”,大家各取所需,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乘勝追擊必能無往不勝,諸如她在對話的時候愿意看著你的眼睛就有戲,或者如果她結束微信對話時會跟你說晚安說明你可以來個助攻等等。可是少年,你有沒有想過這世上除了喜歡和不喜歡的狀態之外還有一種叫做以禮待人的習慣?
? ? ?她說話時看著你的眼睛或是結束回微信前晚安,除了有那么萬分之一的可能喜歡你之外,還有極大的可能說明這姑娘家教很好,待人接物都大方得體。可惜年幼無知的少年你,卻按照“把妹寶典”里指導進行下一步計劃,最后被人婉拒還覺得是人家姑娘害羞。少年,不是每個大學生都如你一般有著火山爆發般的荷爾蒙,一定要找個對象談戀愛才能證明自己。大多數人讀大學還是希望能借助著高校的平臺實現自己某些目標的,畢竟踏進大學校門就意味你愿意接受高等教育的洗禮,成為一個更好的人。而高等教育帶給我們的第一門課就叫做禮貌。
? ? ? 不知是從什么時候開始,大學生間異性相處的模式就成了非黑即白的絕對,所有異性的頭似乎都頂著可撩和不可撩的標簽。那些簡單而禮節性的示好竟然也成為了對方“進攻”的信號,于是大家都把自己裹得緊緊的,擺出了一副不可一世的態度來證明自己處于“不可撩”的狀態,何必呢?歸根結底,問題出在了我們自己身上,不是因為太如饑似渴的年紀讓任何一點風吹草動都成了曖昧的信號,而是因為在最該奮斗的年紀,年輕人你太閑了!閑到竟然有閑情逸致去察言觀色尋找一切撩妹的信號,以致于把禮貌也誤當成了進一步發展的可能。青春大好,何必犯傻?最好的青春年華,你可以去讀書、旅行、實習或是培養一個自己的愛好,找一個合適的人談一場健康的戀愛也并非未嘗不可,但你卻非要把時間浪費在廣撒網的“撩人”上,著實是可惜的。
? ? ? 你是誰,便會遇見誰。若你是那盛開的花朵,必會邂逅拂面而來的清風;若你是那骯臟的細菌,也只能生長在發霉的土壤里。你可以嘗試一下,放下那些無聊的、沒有營養的技巧,認真地開始過生活,你會發現其實我們每個人心里都種著一朵玫瑰,把你心里這向善的玫瑰花贈予身邊人,自己會手有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