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母親已過了六十五歲,當時,她所用的手機是一款老式翻蓋機,機屏只有兩指寬,就像是一條“小木船”,已經被限制在了淺水灣。
父母單獨居住著,他們的其他兒孫都在外地。我在涼山州大橋水庫工地罹患疾病,雖然是與他們生活在同一鄉場唯一的兒子,也沒能與他們住在一起。
他們養育了一大堆的兒孫。父親從來不用手機,母親的手機就肩負起了存儲這一大片蔚藍天空,并且還要將這片天空下的一切盡收眼底、一網打盡的重任。
母親的手機早已經被淘汰了,它會無故斷電、死機。而且這種機型從部件到整機幾乎已停止上市,如果壞了,會隨時存在沒法維修的危險。幾乎每天探安時間我都會勸母親更換手機,母親總是顯得很猶豫焦慮,覺得還是舊的好,決定還是懷抱她的“西瓜”不撿“芝麻”。
我明白,母親有了年紀,很多信息經歷了千辛萬苦才在手機上形成固化。如果更換手機,必定是智能手機,智能手機對她那樣年齡層的人來說,難以掌控,形同一個恐怖的陷阱。她害怕自己一旦陷入就會失落屬于她固有的那一片蔚藍天空。
母親與智能手機尖銳對峙的局勢令我十分惶恐。她是父母家庭這條大船的船長,這條大船與我們的所有聯系,都要靠母親劃著他們的小木船來完成。信息不能暢通,后果不堪想象。
小木船太脆弱,無法完成乘風破浪的使命了。多么懷念父親像一座大山、母親像一棵大樹那樣的時光啊。
后來,侄兒帶回了一款二手智能機,于是我就百般鼓動母親用來練習使用。拗不過,母親與智能手機之間就此展開了一場無法避免的“巷戰”。
生活中的巷戰是與困難逼仄、面對面的戰斗。狹路相逢勇者勝!
但是母親并沒有我想象中的那么神勇。首先,手機屏幕上那一排排奇妙絢麗的應用標識,對母親來說就是一座巨大、會讓她產生玄幻感覺的巷戰迷宮。手機一上手,母親面色警惕,立刻就把眼睛瞇成了一條線,仿佛那上面的所有圖標,即是一顆顆被涂上了色彩、鮮艷的星星,又是形形色色、危機四伏的巷戰“碉樓”。母親仰望著閃爍、明亮的滿天星斗,即像是在仰望遼闊無垠、充滿奇幻的銀河系,又像是在面對茫然無際、腥風血雨的巷戰海洋。
母親不敢輕易地觸碰屏幕,每一次觸碰,都會引發強烈的震撼,屏幕劇烈抖動,滿天的星斗開始顛覆;碉樓面目猙獰,上竄下跳紛紛咆哮起來。
母親立刻驚慌地扔下手機,扭頭就開始尋找回避巷戰泥淖的港灣。
無法完成劃屏動作,也就無法正常深入巷戰,就更別說要想獲取戰斗的勝利了。看來,母親身體上的感覺系統,已經失去了應有的靈敏。
在我的記憶里,母親可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巷戰高手。
小時候,父親鏖戰在祖國鐵路建設的工地上,母親一個柔弱女子,在幾乎無親無故的情況下,撫育我們三兄弟在鄉下生活了十多年。后來我們一家隨父到了建設工地,只有小學兩年文化的母親,又在沒有任何幫助的情況下,自學成功了縫紉、制作。她日夜艱苦的巷戰拼搏,不僅拓展了我們的生存空間,還為我們在安州老家購置了房產,建設了一個溫暖至今的家。
眼下,將奔七旬的母親,需要面對跨越的是人生旅途中又一道嚴峻的坎?!翱舱撸菀?,險也”??材沁叄i熖旄?,風光明媚;坎這邊,生活的空間將越來越逼仄。沒有別的辦法,母親只得再次迎接面向自己的挑戰。
母親承認自己的老化。智能手機的新世界雖然眩目令人恐懼,但她重拾年青時的拼搏精神,不退縮放棄。身體機能的敏感及協調性退化了,不能流暢地劃屏,母親瞇縫著眼睛,就采用勤能補拙、屢敗屢戰的攻防策略,一有空就練習劃屏。
然而不論母親怎樣努力,手機屏幕上的碉樓依然冷若冰霜。母親劃屏的手指不是偏重就是偏輕,很多時候母親的手指一接觸機屏,碉樓不是炸開了鍋,就是不停地旋轉,完全勢不兩立的架勢。
會不會是手機本身存在隱蔽的問題呢?于是把我自己使用的手機交給母親,一試,母親居然就可以進行劃屏操作了。
原來,橫在母親面前的天險是一款不十分合格的“紙老虎”。
用上合格手機,在能夠完成簡單劃屏的同時,母親就主動開始認知使用各類圖標和按鈕,在屏幕上嘗試試探深入的動作:或輕或重,或輕重交替地觸屏、劃屏、打開、關閉……
水滴石穿,不久,母親就摸索到了正確使用控制按鈕、標識的指法竅門,繼之,直抵巷戰的碉樓中心——接聽、撥打、掛斷以及微信等等各門類復雜的內容環節。
過了一段時間,母親終于贏得了與智能手機和諧擁抱這場巷戰的勝利。
后來,父親因為嚴重中風住進了康復中心,一住就是五年,2022年寒冬不幸過世。多年來,母親都是以空巢的形式,為我們守護著家的溫馨。
空巢的母親嫻熟地使用著包括支付在內幾乎所有手機的繁復功能,與我們進行各種溝通交流。時而視頻、時而朋友圈、時而轉發社區熱點……母親時刻關注著我們的動向,我們每天都能親承到她那陽光般的微笑。
歲月匆促,骨肉之情彌足珍貴。父親雖然離開了我們,但我們慶幸擁有一個勇敢堅強的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