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會說錯話,會答錯題,會看錯人,會走錯路,會入錯行,會用錯情……我們在各種事情上都會一不小心就做錯了,大概根源在于我們投錯了胎——若是托生成草木巖石,大概就不會有出錯的煩惱了。
不過若是深究,我既然并非草木巖石,又豈知它們會不會搞錯和有沒有煩惱?因此,我又錯了,沒寫多少字就犯了一個經驗主義的錯誤。由此更是說明,人生的錯事如纖草遍野,似陽光普照,實在沒有什么值得訝異的。
所以,錯誤不過稀松平常,無人不犯錯——偉人明星長輩師尊和你我,無時不出錯——昨日今日明日下一秒,無處不搞錯——東南西北前后兩側上下左右。
我們之所以厭惡錯誤,是因為錯誤總是耽誤了計劃,使我們不得遂愿。可是,哪一個錯誤不是因為自己的原因而犯下呢?即使天不時地不利人不和,客觀原因那么多,也怪你自己錯判了自己的位置和當前的形勢。都是自己犯的錯,怪誰也沒用,懊喪也沒用,后悔也沒用,害怕也沒用。
錯誤很平常,誰也無法避免。因此別妄想不犯錯,別擔心去犯錯,也別糾結為了不犯錯而不去做。錯誤普遍存在,但錯誤的數量和程度卻是可以有所不同的。關鍵是起初的思忖,更關鍵的是對錯誤的態度。尊重錯誤,正視錯誤,改正錯誤,擔責錯誤,反思錯誤,才能認清錯誤,減少錯誤,減輕錯誤。
樂觀想來,錯誤的意義,就是幫助你消除一個不正確答案。好歹愛迪生發明燈絲也用了很多種錯誤的材料,諾貝爾發明炸藥也錯得炸著自己幾次,可見只要不是錯到去輕生,留得青山在,就不怕犯錯誤——不對,應該是留得青山在,就可以找對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