樛太后等來的是朝廷的使臣,也是她年輕時的老相好霸陵人安國少季。元鼎四年(前113年),漢武帝派安國少季出使南越,前去告諭趙興和樛太后,讓他們比照內(nèi)地諸侯進京朝拜天子。樛太后此時應該正年輕,一見老相好兼救星來,敢不熱情相迎?不但和安國少季再結鸞儔,更是答應三年一次赴京朝賀天子。漢武帝得知南越國王答應親自來朝賀,更是立刻允諾。趙興和樛太后得到天子應允,馬上準備行裝,但又怕國中,特別是呂嘉反對,于是借口招待天使,擺下酒宴,準備在宴會之上,殺了呂嘉。
酒宴之上,樛太后當面指出呂嘉不愿歸漢,想以此激怒漢使出手殺死呂嘉。但呂嘉早有準備,派自己弟弟率兵守在宮外,安國少季也不是班超一樣人物,也是猶豫不決。呂嘉見形勢不妙,隨即起身出宮,樛太后大怒,用矛撞擊呂嘉,想要親自動手,但被趙興阻止。
呂嘉脫險,告病不出。王、相雙方陷入僵持。漢武帝得報,不知南越底細,以為趙興和樛太后心向大漢,區(qū)區(qū)一個相國不足為懼,只道是安國少季辦事不力。但呂嘉作亂,也不能不管,于是派莊參率2000人出使南越。莊參則覺得若是國中無事,千余人足矣,但平亂之事非同小可,2000人夠干嘛使,只是推辭。漢武帝一怒之下,免了莊參的官,又派自告奮勇的原濟北王的丞相韓千秋和樛太后的弟弟樛樂,率兵2000前往南越。韓千秋和樛樂進入南越之后,呂嘉一黨終于起事。呂嘉先制造輿論,說樛太后是中原人,和漢使早有奸情,趙興年歲太淺,可能不是先王的種。而且趙興和樛太后心向漢朝,不顧南越社稷,賣國求榮。輿論營造好了,呂嘉乘機和弟弟帶兵入宮,殺了趙興、樛太后和漢使(應為安國少季),立趙嬰齊長子趙建德為南越王,又設計全殲韓千秋和樛樂率領的2000多人。
呂嘉弒王立王之后,將死去的漢使的符節(jié)用木匣裝好,又附上請罪奏折,放置在邊境之上,但同時,又派兵在南越邊境的各個要塞嚴加防守。漢武帝聞訊,封韓千秋的兒子韓延年為成安侯,封樛樂的兒子樛廣德為龍亢侯,調遣10萬兵馬,分五路進攻南越。
初一交戰(zhàn),漢軍大獲全勝。呂嘉和趙建德見形勢不妙,在天亮之前率領幾百名部下出逃,學昔日安陽王乘船沿海往西而去。但漢軍主帥伏波將軍路博德問詢降人,得知二人去向,派兵誅殺呂嘉、擒獲趙建德。喜訊傳來,漢武帝正行至左邑縣的桐鄉(xiāng),聽了戰(zhàn)報,便將桐鄉(xiāng)劃出左邑,命名為“聞喜縣”,又封擒獲呂、趙二人的人為侯。路博德派使者將呂嘉首級獻給漢武帝時,漢武帝正在汲縣的新中鄉(xiāng),武帝大喜,取擒獲呂嘉之義,改新中鄉(xiāng)為獲嘉縣。同年,武帝處死趙建德,并將其首級高懸于長安漢宮北闕,籍此宣揚漢威、以儆效尤。
呂、趙既死,南越郡縣不戰(zhàn)而降。漢武帝將原來的南越國屬地設置了九個郡,直接歸屬朝廷。南越國自趙佗立國以來,歷93年、五王之后,再次成為中原王朝直接統(tǒng)治的區(qū)域。
如果你覺得我寫得還不錯,那就可憐可憐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