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背景:
閱讀是人類社會生活的一項重要活動,是人類汲取知識的主要手段和認識世界的重要途徑。閱讀不僅僅是語文核心素養的重要支撐,更是數學學習的一項基本技能,數學閱讀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概括、推理、抽象等能力,還有利于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加強數學與生活實際之間的聯系,對學生數學學習的可持續發展有很大幫助。邵光華認為,數學閱讀過程同一般閱讀過程一樣,是一個完整的心理活動過程,包含語言符號(文字、數學符號、術語、公式、圖表等)的感知和認讀、新概念的同化和順應、閱讀材料的理解和記憶等各種心理活動因素。同時,它也是一個不斷假設、證明、想象和推理的積極能動的認知過程。
現在國內外越來越注重兒童閱讀的培養,甚至設立了兒童閱讀日等提倡閱讀的節日。在這樣的大環境下,英語閱讀和語文閱讀備受重視,大部分的研究文獻也是圍繞英語閱讀和語文閱讀進行研究論述,而與小學低年級數學閱讀相關的研究較少。同時中小學校中也常見各種語文閱讀和英語閱讀課程和相應教學目標,卻很少看見專門的數學閱讀課程。小學低年級是學生學習發展的啟蒙時期,數學閱讀的良好習慣應從這一階段開始著手培養。低年級學生識字量少,情感豐富且注意力易分散,因此本課題以數學繪本閱讀為切入點,從小學低年級趣味閱讀課入手,進行有關小學數學閱讀課的重要性與特殊性研究,為教師提供可行的數學閱讀課形式,讓小學低年級學生通過數學閱讀課激發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感受數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系,發展自身的概括、推理、抽象等能力。
數學閱讀是指在數學學科內開展閱讀的學習活動。數學的符號化、邏輯性、嚴謹性、抽象性等特點決定了數學閱讀與其他閱讀方式有很大的不同。
而低年級的數學趣味閱讀,即在學生個體已有的數學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通過閱讀教師提供的資源,從閱讀中感悟數學知識的產生、發展,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通過不斷的閱讀鍛煉,提高處理信息的能力,主動獲取信息、汲取知識、發展數學思維、學習數學語言,不斷提高數學素養。
二、研究意義
本課題以數學繪本閱讀課為切入點,從小學低年級趣味閱讀課入手,進行有關小學數學閱讀課的重要性與特殊性研究,為教師提供可行的數學閱讀課形式,從而有意識、有目的、有計劃、有方法的指導學生進行數學閱讀。讓小學低年級學生通過數學閱讀課激發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養成科學的數學閱讀習慣。
三、理論依據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數學應注重培養學生包括數學閱讀能力、應用能力和探究能力等諸種能力”。數學課程應致力于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倡導積極主動、用于探索的學習方式,讓學生通過不同形式的自主學習、探究活動,體驗數學“再創造”過程以及數學發現和創造的歷程,發展他們的創新意識,讓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成為一個生動活潑、主動和富有個性的過程。
四、研究目標
1、引起一線教師對學生數學閱讀能力的重視,提供培養學生數學閱讀能力方法、上好數學趣味閱讀課的理論依據。
2、通過培養小學低年級學生數學閱讀,激發小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加強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的聯系。
3、通過小學低年級數學興趣閱讀課,提升學生自身數學素養,發展學生推理、概括、抽象等能力的綜合可持續發展。
五、研究內容
1、通過研究新時代下數學閱讀的現狀與發展趨勢,尋找更適合小學低年級學生數學閱讀的形式與內容。
2、通過分析小學低年級學生年齡段特點、學習規律等,設計出目標明確、內容具體的數學興趣課教學方式。
3、研究長期數學閱讀對小學低年級學生數學綜合素養的影響。
六、課題研究的方法
1、文獻研究法
通過查閱權威期刊和文獻雜志,掌握他人的最新研究進展,學習對本課題有幫助的理念與研究指引。
2、調查法
在研究前期、中期、后期采用問卷、觀察等方法進行調查,為研究提供依據。
3、測試法
在不同的研究階段對學生進行知識性題目的考察,了解低年級學生在具體學習過程中數學閱讀存在的問題。
4、課堂觀察法:在研究中,注意觀察學生的數學閱讀表現,據此安排教學內容,調整教學進度,改進教學方法,并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考察和研究,做好學習過程閱讀的日常記錄。
5、個案研究法:對典型的閱讀教學案例進行解剖,采用多種方法,進行全面、細致、深入的分析,從中探索出數學閱讀教學的策略。
6、經驗總結法:課題組成員及實驗教師將課題實驗過程中所取得的心得、對策、成果及見解不斷總結、不斷提高、不斷更新,從而達到本課題的研究目的。
七、實施步驟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
1、撰寫開題報告,確定課題組成員。
2、制定方案,申報立項。
第二階段:研究階段
1、通過問卷調查和抽樣分析,了解學生現有的數學閱讀水平,對常見問題進行歸類整理,從而分析出其不會閱讀的原因。撰寫“小學生數學閱讀能力的現狀分析”調查報告,為下一步研究做好準備。
2、搜集各種適合小學生數學閱讀的方法,探究相關經驗,結合本校學生的實際初步梳理出可行性措施及方法。
3、教學實踐。
通過釘釘進行線上“每周共讀一本書”數學活動。
通過校本課指導學生如何進行數學閱讀。
4、案例分析。開展課題研究,上好課題研究實踐課。課題組成員共同針對某一內容進行研討,進行教學設計與教學反思,其他成員進行聽課、評課。
5、對每一階段學生的課堂表現、作業情況、學習成績等進行調查,不斷地調整方法,逐步完善教學中的閱讀能力。
第三階段:總結階段
匯總、整理、分析研究的論文、課件、教案等成果資料,完成課題的研究總報告,申請結題。
1.區域形成小學低年級數學興趣閱讀課程改革模式。
2.撰寫優秀案例、論文,形成案例集和論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