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劉巖到南楚迎娶新婦,楚王馬殷派永順節度使存送親。
14、
八月七日,蜀主王建對岐國發動攻擊,任命兼中書令王宗綰為北路行營都制置使,兼中書令王宗播為招討使,攻打秦州;兼中書令王宗瑤為東北面招討使,同平章事王宗翰為副使,攻打鳳州。
15、
八月二十二日,南吳任命鎮海節度使徐溫為管內水陸馬步諸軍都指揮使、兩浙都招討使、守侍中、齊國公,鎮守潤州,管轄升、潤、常、宣、歙、池六州,對軍國政務,照常參與裁決;留他的兒子徐知訓在廣陵執掌政務。
16、
當初,皇帝朱友貞為均王,娶河陽節度使張歸霸的女兒為妃,即位之后,想要立她為皇后。皇后因為皇帝尚未到南郊祭天,堅決推辭。九月二十四日,張氏病危,冊封為德妃,當晚,去世。
康王朱友敬,是“重瞳子”(眼睛里有兩個瞳仁,古人認為是富貴之相),自以為要當天子,于是密謀作亂。冬,十月二十四日夜,德妃將要出葬,朱友敬派心腹數人藏匿于寢殿?;实鄄煊X,光腳翻墻逃出,召宿衛兵在殿中搜索,抓到之后親手殺死。十月二十五日,逮捕朱友敬,誅殺?;实塾纱藢ψ谑沂柽h猜忌,專任趙巖及德妃兄弟張漢鼎、張漢杰、堂兄弟張漢倫、張漢融,都身居近職,參預謀議,每次出兵,必派他們其中一人為監軍。趙巖等依勢弄權,賣官鬻獄,離間舊將相,敬翔、李振雖為執政,意見大多得不到采用。李振于是經常稱病不問國事,以回避趙、張之族,政事日益紊亂,以至于滅亡。
華杉曰:
因為朱友敬作亂,朱友貞把他歸類為“宗室”不可靠,然后專任趙巖和張氏兄弟,這是一種政治上的幼稚,司馬光把他歸結為后梁滅亡的原因?;实鄣闹車?,無非是四大勢力,在宮廷有權臣、后黨和太監,在地方有諸侯。單獨依靠誰都不行,必須是駕馭平衡。能靠誰呢?只能靠自己德才兼備,既能修身治國,又有權謀手腕。朱友貞沒有這個能力,他選擇專任一方,專任一方,就是把責任也交出去了,自己不擔責。這種心態,本質是什么呢?是——
偷懶。
一廂情愿的偷懶。
自欺欺人的偷懶。
皇帝要偷懶,國家就亂了。
17、
劉鄩派士卒向晉軍詐降,密謀賄賂廚師向晉王下毒。事情泄露,晉王殺了他,連同其黨羽五人。
18、
十一月三日夜,蜀主宮殿失火。自得成都以來,寶貨貯藏于百尺樓,全部化為灰燼。諸軍都指揮使兼中書令宗侃等率衛兵想要入宮救火,蜀主關閉宮門,不讓他們進去。到了四日早晨,大火尚未熄滅,蜀主出義興門見群臣,命有司將太廟祖先牌位收集在一起,又派人在成都城巡視,交待完畢,再次入宮,關閉宮門。將相們都進獻帷幕和飲食。
十一月六日,蜀主下詔大赦。
華杉曰:
王建出來見群臣,是讓大家親眼看到,“我還沒死”,以安眾心,然后回宮住帳篷,誰也不信任。
19、
十一月九日,后梁改年號為貞明。
20、
十一月十三日,蜀將王宗翰引兵出青泥嶺,攻克固鎮,與岐國將領郭守謙戰于泥陽川。蜀兵敗,退保鹿臺山。
十一月十五日,蜀將王宗綰等擊敗岐兵于金沙谷,生擒其將李彥巢等,乘勝直撲秦州。興州刺史王宗鐸克階州,刺史李彥安投降。
十一月十八日,蜀將王宗綰克成州,生擒其刺史李彥德。蜀軍抵達上染坊,秦州節度使李繼崇派兒子李彥秀攜帶印信符牌迎降。王宗絳進入秦州,上表任命排陳使王宗儔為留后。
岐國大將劉知俊攻霍彥威于邠州,半年不能攻克,聽聞秦州降蜀,劉知俊的妻子兒女都被遷往成都。劉知俊解圍回到鳳翔,最終擔心遭禍,夜里率親兵七十人,斬關而出,十一月二十四日,投奔蜀軍。
王宗綰從河池、兩當進兵,會同王宗瑤攻鳳州,十一月二十七日,攻克。
21、
岐國義勝節度使、同平章事李彥韜知道岐王李茂貞勢力已經衰弱,十二月,獻出耀、鼎二州投降后梁。李彥韜,就是溫韜。十二月九日,皇帝下詔,改耀州為崇州,鼎州為裕州,義勝軍為靜勝軍,恢復李彥韜姓溫氏,名昭圖,官職如故。
22、
十二月二十一日,前蜀再次大赦;改明年年號為通正。設置武興軍于鳳州,把文、興二州劃歸武興軍,以前利州團練使王宗魯為節度使。
23、
本年,清海、建武節度使兼中書令劉巖,認為吳越王錢镠已經是國王,而自己還只是南平王,上表求封南越王及加授為都統,皇帝不許。劉巖對僚屬說:“如今中國紛亂,誰是天子!我豈能萬里翻山越海,去事奉一個偽朝廷!”從此斷絕朝貢和使節。
貞明二年(公元916年)
1、
春,正月,宣武節度使、守中書令、廣德靖王朱全昱去世。皇帝聽聞前河南府參軍李愚有學識和品行,召為左拾遺,充任崇政院直學士。
2、
衡王朱友諒身份貴重,宰相李振等見了,都下拜叩頭,唯獨李愚只是長揖而已,皇帝聽聞,責備他說:“衡王是朕的兄長,朕尚且向他下拜,卿只是長揖,這樣好嗎?”回答:“陛下以家人禮見衡王,下拜也是可以的。李振等是陛下家臣。臣與衡王之前并沒有什么關系,不敢隨便屈膝?!?/p>
過了很久,李愚竟因為剛直而被罷免,貶為鄧州觀察判官。
3、
蜀主任命李繼崇為武泰節度使、兼中書令、隴西王。
4、
二月十六日夜,南吳宿衛將馬謙、李球劫持吳王登樓,發庫兵討伐徐知訓。徐知訓將要逃走,嚴可求說:“軍城有變,你先棄眾而去,眾將依靠誰!”徐知訓于是停止。眾人還在疑懼,嚴可求關上門睡覺,鼾聲如雷,屋外都能聽見,府中稍安。
二月十七日,馬謙等列陣于天興門外,諸道副都統朱瑾從潤州回來,看見說:“不足畏也?!被仡^對著跟隨他來的士兵,舉手大呼,亂兵潰散,生擒馬謙、李球,斬首。
5、
皇帝屢次催促劉鄩出戰,劉鄩閉壁不出。晉王于是留副總管李存審守營,自己到貝州勞軍,聲稱要回晉陽。劉鄩聽聞,奏請突襲魏州?;实刍貜驼f:“如今將全國軍隊都交給你指揮,社稷存亡,在此一舉,你好好干!”劉鄩令澶州刺史楊延直引兵一萬人到魏州會師,楊延直半夜抵達城南,城中選壯士五百人秘密出城突襲,楊延直沒有防備,潰亂逃走。
第二天早上,劉鄩從莘縣傾巢出動,抵達魏州城東,與楊延直余眾會合,李存審引營中兵緊隨其后,李嗣源率城中兵出戰,晉王也從貝州趕來,與李嗣源會合,與梁軍對面列陣。劉鄩見了,大驚,說:“這是晉王嗎!”引兵稍稍退卻,晉王緊逼不放,到了故元城西,與李存審會合。晉王列方陣于西北,李存審列方陣于東南,劉鄩列圓陳在中間,四面受敵。合戰良久,梁兵大敗,劉鄩率騎兵數十人突圍逃走。梁軍步卒一共七萬人,晉兵包圍攻擊,敗兵攀爬上樹,樹枝為之折斷,追殺到河邊,殺死溺死,全軍覆沒。劉鄩收集散卒從黎陽渡河,退保滑州。
匡國節度使王檀密奏請發關西兵突襲晉陽,皇帝聽從,發河中、陜、同華諸鎮兵合三萬,出陰地關,殺到晉陽城下,晝夜急攻。城中沒有防備,征發諸司丁匠及驅使市民登城拒守,城池四次差點陷落,張承業大懼。代北故將安金全退居太原,前去見張承業說:“晉陽根本之地,如果丟失,則大事去矣。我雖老病,仍為家國擔憂,請將武庫中的盔甲給我,為公破敵?!睆埑袠I即刻給他。安金全率其子弟及其他退休將領家屬,得數百人,夜出北門,擊梁兵于羊馬城內。梁兵大驚,撤退。
昭義節度使李嗣昭聽聞晉陽有寇,派牙將石君立率騎兵五百人救援。石君立早上從上黨出發,晚上就到了晉陽。梁兵扼守汾河橋,被石君立擊破,直至城下大呼:“昭義侍中大軍到了!”于是入城。當天夜里,與安金全等分出諸門攻擊梁兵,梁兵死傷十分之二三。
第二天早上,王檀引兵在城外大肆搶掠,然后撤退。晉王性格,一向自負自己的才能,因為這次晉陽保衛戰不是自己策劃指揮的,所以對安金全等毫無獎賞。
梁兵在晉陽城下時,大同節度使賀德倫所部兵多逃入梁軍,張承業擔心他叛變,逮捕賀德倫,斬首。
皇帝聽聞劉鄩戰敗,又聽聞王檀無功,嘆息說:“我大勢已去了!”
華杉曰:
胡三省注解說:
《虞書》曰:“汝惟不矜,天下莫與汝爭能;汝惟不伐,天下莫能與汝爭功。晉王矜伐而有功者不賞,此其所以能取天下而不能守天下也?!?/p>
李存勖“矜伐”,矜,是自大自夸;伐,和矜是一個意思。《論語》里顏回言志,說:“愿無伐善,無施勞。”施,也是夸大。我希望不要張揚我做了什么好事,也不要夸大我有多少功勞和辛苦。李存勖就和顏回相反了。
和部下比高低,爭功勞,是最糟糕的領導力。因為大家為你賣命,就是為了得到你的認可和獎賞,你把部下的功勞都搶去了,人家跟你干得還有什么勁呢?就都躺平了。
胡三省引用虞書的話,意思是說,老板根本沒有必要跟部下爭功。因為你不需要爭,所有的功勞本來就都是你的。而且,天下人不愿意提你部下的名字,他們自然就都歸功于你,你想推給別人都做不到。比方說,我們經常聽見人們說本地某項目是“李嘉誠投的”,事實上可能是李嘉誠的子公司的孫公司的合資公司投的,但人們不關心,他們只想跟大人物扯上關系。
大人物“矜伐”,跟部下搶功勞,就是自降身份,也是自毀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