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過股票的人都知道,股票有買點和賣點。所謂買點就是適合買入的點,賣點是適合賣出的時機。每一個炒股的人都幻想過:在股票價格處于低位,交易量開始徒增,馬上有利好,各家蠢蠢欲動準備殺入。在這個買點買入,然后大賺一筆,找個合適的賣點拋出。當然,理想中的賣點是在價格最高處,你銳利的眼睛洞察一切,未卜先知,全倉賣出。這一系列操作后,揚長而去,深藏功與名。靜候下一次時機的到來。
當然,以上幻想也只能是幻想。那么理財呢?(認真看黑板!)
理財的最佳時點是什么時候?
現在!現在!現在!
一說到理財,經常會聽到有人這么說:
“沒錢理什么財呀……”
“理財是你們人的事,跟我們沒什么關系。”
“壕,我們做朋友吧!”
……
相信有這種說辭的朋友,一定沒有真正理解理財的含義。
01 什么是理財?
一說到“理財”,很多人馬上會想到:炒股,買基金,投P2P。對嗎?不全對,這些投資手段是理財的一部分,但投資也只是理財的一部分。
真正的理財其實應該分為四部分:開源、節流、風控、投資。
看看這四個詞,你覺得哪幾個跟你有關系呢?
開源
毋庸置疑,一定和大家都有關系。不管是一般職員、自由職業者,還是小老板、職業經理人、大企業家,所有人都希望開源,希望賺得越多越好。連王思聰的爸爸,中國首富,還經常給自己定個開源的小目標:賺它一個億!更何況不是首富的大多數人呢?開源有很多種方式:
? ? 1. 努力工作漲工資(這是最多的一種);
? ? 2. 尋找新的收入方式,比如擺個小攤、教個英語;
? ? 3. 找更有發展的行業或企業投資(這不僅僅是投資人的事,普通人也可以參股新企業,但是風險相對較高);
? ? 4. 努力學點理財知識,通過理財的方式給自己加個蛋等等等等……
節流
節流當然是不要大手大腳,錢只花在該花的地方。節流有很多種方式,但是最最基本的卻是:記賬!
為什么記賬這么重要呢?要節流總得知道自己把錢花到哪去了吧,不能上來就這個不能買,那個不能花,每天只吃水煮青菜,出門只能走路。節流不能影響正常生活。
看我文章的小伙伴都應該知道,我最近在做時間管理,第一步就是要記錄時間,把一天的時間、做什么都記錄下來,這樣我才能知道我一天是怎么過的。有很多人天天覺得自己超忙的,工作從早到晚,但是記錄自己的時間以后發現,好像一天認真工作也就5、6個小時,其他時間可能都在東逛逛西瞅瞅,或者在刷屏玩手機。
記賬,清楚掌握自己的消費習慣,然后減去不該花的部分,就是最好的節流了
風控
也就是風險控制。人生幾十年,總會有以下意外或者風險。比如生意不好,賠了;工作一不小心,丟了;身體長時間沒鍛煉,病了;在人生旅途上走著走著,老了……風險可以自己扛著:存錢備著;可以躲開:事故多發地就不去了;可以分散:投資不要只買股票;也可以轉移,花點錢購買保險,讓保險公司幫你承擔這個風險。
投資
這是大家最直觀的理財方式。但事實上它確實理財的一部分。投資的渠道很多:股票、基金、債券、外匯、貴金屬、保險,甚至是各種理財平臺的理財產品。不管投資哪一種,都要注意:
? ? 1. 高收益一定伴隨著高風險;
? ? 2. 復利的力量不容小覷;
? ? 3. 投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要妄圖一夜暴富。
02 為什么要理財?
有一句話相信很多人都聽過:你不理財,財不理你。
沒錯,為的是財能理你。更直白來說就是:為了更好給自己更多的選擇,給家人更好的生活,……
地主馬太有一天要外出遠游,便將他的財產托付給三位仆人保管。他給了第一位仆人5000金幣,第二位仆人2000金幣,第三位仆人1000金幣。馬太告訴他們,要好好珍惜并善加管理自己的財富,等到一年后他將回來。
馬太走后,第一位仆人將這筆錢做了各種投資;第二位仆人則買下原料,制造商品出售;第三位仆人為了安全起見,將錢埋在樹下。
一年后,馬太如約回來了。第一位仆人手中的金幣增加了三倍,第二位仆人的金幣增加了一倍,馬太甚感欣慰。唯有第三位仆人的金錢絲毫未增加,他向馬太解釋說:“唯恐運用失當而遭到損失,所以將錢存在安全的地方。今天將它原封不動奉還?!瘪R太聽了大怒,并罵道:“你這愚蠢的家伙,竟不好好利用你的財富。”于是,馬太拿回了金幣,賞給了第一位仆人。
這就是著名的馬太效應。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多余;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雖然有人反感馬太效應,但它卻是實實在在的存在。理財亦是如此。老子《道德經》七十七章曰:“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余”。強者愈強,弱者愈弱。雖然現代時候有個中社會機制去打破這些規則,但不可否認,財富的累積確實是趨于集中化的。為了“奉有余”我們也要理財。
03 怎么理財?
怎么理財?這個話題就大了,我們下次繼續詳談~
大蝸牛
? ?南開大學金融學碩士
? ?融360理財專欄作者
? ?愛學習愛分享
? ?只為給更多人一條線頭
? ?去扯出更大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