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完林語堂先生寫的《蘇東坡傳》才第一次較完整的了解蘇東坡,他真是太可愛了。
我聽完后有幾個疑問,由于我歷史學習不夠,對“漢文帝變法”事件、“王安石的理財觀念”“章惇”、“蘇東坡與朝云的愛情故事”、“司馬光有被章惇鞭尸嗎”“蘇軾最愛的弟弟結(jié)局如何”……
現(xiàn)在得空了,我去找找資料。
1.文帝在位期間,實行輕徭薄賦政策,對封建生產(chǎn)關(guān)系作局部調(diào)整;又明法寬刑,對封建上層建筑進行一些刷新。他對匈奴采取和親政策,與周邊少數(shù)民族友好相處,因而使天下安寧,黎民樂業(yè)。景帝即位后,繼續(xù)執(zhí)行乃父制定的政策,社會經(jīng)濟得到較大發(fā)展。后來司馬遷在《史記·平準書》中曾這樣描述過西漢前期社會經(jīng)濟的情況:“漢興七十余年之間,國家無事。非遇水旱之災,民則人給家足。都鄙廩庾皆滿,而府庫馀貨財。京師之錢累巨萬,貫朽而不可校。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于外,至腐敗不可食。眾庶街巷有馬,阡陌之間成群,而乘字牝者儐而不得聚會。”西漢“文景之治”的這一派升平景象,是與文帝劉恒的賢能和進取分不開的。
2.熙寧,是北宋時宋神宗趙頊的一個年號,(元年:1068年 - 末年:1077年)共計10年。
王安石是北宋時期繼范仲淹之后的又一位改革家,他的變法史稱“熙寧新法”。
王安石認為“理財”應建立在“生財”的基礎(chǔ)上。“生財”可以有兩種方法:一是通過增加稅收項目來增加宋王朝的財政收入;二是發(fā)展生產(chǎn),繁榮經(jīng)濟,涵養(yǎng)和培植社會財富。王安石認為這兩種生財方法都是可行的。
與此同時,王安石在向皇帝建議增加財政收入途徑的同時,竭力倡導不能采取增加平民百姓稅收的辦法,因為這樣做會把被統(tǒng)治者逼到無法生存的地步。應該抑制豪門大戶的土地兼并,使平民百姓有足夠的耕地,能夠維持基本的生存條件。然后在百姓富足的前提下才能增稅。如果貿(mào)然按人頭增加稅收,埋下不安定的因素,往往會導致天下大亂。
他在《上仁宗皇帝言事書》中說:“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財(生財),取天下之財(聚財)以供天下之費(用財)。”這兩句話,包含了生財、聚財和用財三重涵義,而生財是基礎(chǔ)。如果社會沒有創(chuàng)造財富或創(chuàng)造出財富不多,怎能聚財和用財呢?那只能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王安石把國家財政同社會生產(chǎn)發(fā)展緊密聯(lián)系起來觀察分析,把發(fā)展社會生產(chǎn),培植稅源作為國家財政充裕的前提,這顯然比當時有些人單純強調(diào)增稅更積極、更有活力、更具有遠見性和超前性。王安石還用一個生動的比喻,尖銳地諷刺了北宋王朝以拼命搜刮農(nóng)民為其唯一的理財方針。他寫道:“蓋為家者不為其子生財,有父之嚴而子富焉,則何求而不得?今闔門而與其子市,而門之外莫入焉,雖盡得子之財,猶不富也。蓋近世之言利者雖善矣,皆有國者資天下之術(shù)耳,直相市于門之內(nèi)而已,此其所以困歟!”意思是一個人關(guān)上大門同自己的兒子做買賣,即使把兒子的錢都賺過來,還是不會富足。王安石反對單純采取強硬措施增加稅額,主張發(fā)展社會生產(chǎn)以開辟稅源,對于減輕人民的痛苦,促進生產(chǎn)的發(fā)展和社會的安定大有好處,這在當時是大膽的、積極的。
3.章惇為人剛直,對新法和王安石都是持絕對肯定的態(tài)度,對哲宗忠心耿耿。堪稱哲宗朝的中興名臣、東方的鐵血宰相。但由于南宋均為舊黨把持,因此對其大加侮辱和誹謗,名列舊黨所著《宋史·奸臣傳》。
作為北宋歷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人物,章惇一生的政治作為對北宋政治造成深遠影響,強硬態(tài)度導致遼軍南下,幾乎引發(fā)宋遼戰(zhàn)爭。然而,聯(lián)合于闐并命章楶、王愍出兵西夏、和蕃,收復失地,開疆拓土,驅(qū)逐西夏并以沙漠為界,為北宋取得對西夏戰(zhàn)爭的優(yōu)勢奠定了一定基礎(chǔ)。
4.王朝云西湖名妓,后被收為蘇軾侍妾,字子霞,浙江錢塘(今杭州)人。12歲被蘇軾收為侍女,18歲被納為侍妾。生有蘇軾第四子,名遁,半歲夭折。后跟尼姑義沖學佛,“亦粗識大意”。
蘇東坡與幾位文友同游西湖,宴飲時招來王朝云所在的歌舞班助興,美人美景交映,在靈感頓至,揮毫寫下了傳頌千古的描寫西湖佳句: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王朝云的陪伴對東坡的惠州生活極其重要。她是個美麗聰明的杭州歌伎,曾為蘇軾生過一個兒子,但后來不幸夭折。蘇東坡一生的幾個女人之中,朝云最稱知己。一次飯后,東坡一邊撫摩自己的大肚皮,一邊問家人:“你們說我這肚子里裝著什么東西?”一人答“文章”,又一人說“見識”,東坡均不以為然。只有朝云答道:“一肚子不合時宜。”東坡大笑著說:“知我者,唯有朝云也。”后來朝云去世,東坡在挽聯(lián)上寫道:“不合時宜,惟有朝云能識我;獨彈古調(diào),每逢暮雨倍思卿。”
5.司馬光沒有被鞭尸
6.作為蘇軾的兄弟,蘇轍的一生并沒有蘇軾那樣的大起大落,也做到了比蘇軾高的多的官位,位列宰相。他真正做到了中國古代所崇尚的‘中庸’二字。
聽完這本書,有幾點啟發(fā):
王安石擅長為自己造勢,打造個人Ip,
越來越喜歡以前讀書時候?qū)W過的古文里,很多美好的東西,起初你看不出它美在哪里,等歲月沉淀,年齡漸長,便會意識到自己過去是多么貧乏無味。
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人生哲理呀
“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風景屬于看風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