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和婦產科老師一起值夜班,遇到一個孕婦(孕期39+2周),挺著個大肚子走進醫生辦公室,說:“醫生我準備剖腹產,大概什么時候可以安排呢?”聽到這里我愣了一下,這個孕婦大概二十幾歲,看起來身體條件還不錯的樣子,怎么會選擇剖腹產呢,她的答案竟然是:怕痛,平時經期的時候就覺得很難忍受,生孩子這種痛估計自己受不了。當時,我竟無言以對。這位婦產科老師告訴她:“如果你選擇剖腹產,三年之內不能生二胎,會形成瘢痕子宮,如果下一次胚胎長在瘢痕處,懷孕早期有可能會有出血的現象,懷孕晚期有出現前置胎盤和子宮破裂的可能,到時候處理起來會比較棘手”。我以為聽完這些這位孕婦媽媽會改變主意,然而并沒有,她依舊堅持選擇剖宮產。
在年輕孕婦媽媽走后,我和這位老師交流一下,她告訴我:現在的剖腹產的人數遠遠大于順產,其中以年輕媽媽居多,但是這些年輕媽媽們中大部分完全是可以順產的,然而她們大多為了避免疼痛,像上面的這位媽媽一樣毫不猶豫地選擇剖腹產。然而醫生也很無奈,能做的只有告知她剖腹產的危害以及可能發生的危險,可以順產的還是建議順產,但最后的選擇權還是在每一位媽媽手中。
一、明知道剖腹產風險比較大,但為什么還是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剖腹產?
原因一——可以避免疼痛
許多孕婦媽媽在沒有分娩之前都聽過別人講分娩的情況,比如:女人生孩子就是一只腳邁進棺材里啦,分娩的疼痛相當于20根骨頭同時骨折啦,分娩疼痛超過人類極限之類的話,聽到這里,不少孕婦媽媽就開始打退堂鼓,紛紛選擇剖宮產,即使風險比順產大。
原因二——可以避免寶寶缺氧
子宮收縮的時候,胎兒處于缺氧狀態,很多媽媽就很擔心孩子會因為缺氧而發生窒息,而剖宮產是直接把孩子從子宮里取出,直接避免了缺氧這個過程,這也促使她們選擇這個所謂的對孩子比較好的方式。
原因三——可以避免陰道松弛
有些產婦認為,陰道在自然分娩后會變得松弛,進而影響以后的性生活,可能造成夫妻之間的不和諧。
原因四——可以選擇出生時間
在國人眼中,一個孩子出生的時間是很重要的,順產呢,往往無法讓她們選擇生產的時間,而剖腹產正好滿足了她們的條件,她們往往會選擇一個比較好的時辰剖腹取出孩子。
二、事實其實是這樣的:
1.分娩疼痛是必然的,但相當于20根骨頭同時骨折這種說法,國內外幾乎沒有科學文獻來證實。那些怕痛的媽媽們,不要太過于相信那些傳言,應該堅持自己的想法,相信自己。
2.剖宮產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避免胎兒缺氧,但是胎兒能耐住缺氧,經過這一考驗后,質量肯定要比沒有經過考驗的孩子要好,剖腹產的孩子沒有經歷過這一過程,可能就要承擔后續孩子統籌失調,平衡能力差這些問題。
3.關于陰道松弛這一問題,媽媽們其實可以不必那么擔心,因為陰道的彈性非常好,在產后是能夠自行恢復的。但是剖腹產可能會造成盆腔的慢性疼痛,反而會影響性生活。
三、剖腹產其實是一種先甜后苦的做法,它看似避免了一時的疼痛,實則造成了一生的痛苦。
1.孩子方面
對孩子來說,在手術器械切開子宮的時候,由于子宮壁過薄或者用力過大,有可能會劃傷胎兒,在子宮剖開后,醫生需要在最短的時間取出孩子,這時,只能靠醫生伸手進去把孩子拽出來,在這個過程中,就有可能出現胎兒不同部位的骨折、軟組織損傷等。而且剖腹產出生的孩子沒有經過正常產道的擠壓,發生吸入性肺炎的可能性要大得多,而且免疫力、平衡能力等方面可能會較正常分娩的孩子弱。
2.母體方面
首先,選擇剖宮產除了要承擔麻醉的風險以外,還要承擔術后及術中出現并發癥的風險,比如膀胱損傷,子宮傷口破裂,產后大出血等等。最重要的是,剖腹產對子宮的傷害是不可逆轉的,子宮對于一個女性來說,重要性不言而喻,剖宮產后子宮就受傷了成了瘢痕子宮,就像手上劃了一道口子形成了一道疤,所謂瘢痕子宮就意味著以后再次妊娠發生子宮破裂和前置胎盤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一旦發生,輕則切除子宮,重則失去生命。
在這里,我想說一句,剖腹產是為那些無法分娩的孕婦的準備的補救方法,不應該成為分娩方式中的主流,如果能夠自然分娩就一定不要選擇剖宮產,這不僅是為了自己,更是為了baby。
每一個baby都是上帝賜予我們的天使,他們無法選擇自己來到這個世界的方式,但是你可以。——獻給每一位母親
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