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闌訪越郡,墨韻溯遺音

晨光爬上八字橋的第七級石階時,整座紹興城正浸泡在隔年的酒香里。青瓦凝霜碎作星芒,跌進鑒湖便成了王羲之醉書時遺落的墨滴。這座自大禹治水時便浮出水面的城,每一塊條石都沁著魏晉風骨,每道水波都漾著唐宋詞韻。

倉橋直街

大年初一的晨霧還未散盡,烏篷船已載著年貨穿梭于鑒湖支流。我循著酒香轉過街角,倉橋直街的晨光已為黛瓦繡上金邊。烏桕樹影在石板上洇開淡墨,五百年的市井記憶正從榫卯縫隙間蘇醒。霉干菜的咸香在櫸木門板年輪里層層暈染,鎏金牌匾下的陶壇吞吐著三十年陳釀的琥珀氣息。臨河茶肆格窗裁取水巷作箋,烏篷尖艏挑破鏡面,將王右軍"鏡中游"的詩意碎作滿湖粼粼殘帖。

醬鴨

穿過倉橋直街,在小巷子中尋找紹興的年味。紹興的春節是從醬缸里發酵的,醬鴨臘腸在竹竿上排成絳紅珠簾,鰻鲞在冬陽下泛起銀鱗,咸鮮氣息與對岸茶肆飄來的龍井香撞個滿懷,驚醒了紹興博物館里沉睡千年的青銅器。越王勾踐劍在特制展柜中流轉寒芒,劍身菱形暗紋如冰裂青瓷,倒映著吳越爭霸的烽煙。劍氣的余震尚未消散,東漢青釉瓷五管堆塑罐的釉色漸變處,暗藏賀知章“稽山罷霧郁嵯峨”的晨昏幻變。轉角《蘭亭集序》摹本前,玻璃展柜折射的光斑恰落“后之視今”四字,將永和九年的曲水流觴與當代展廳的幾何線條交織成時空經緯。

前觀巷深處,青藤書屋的粉墻正被徐渭的狂草浸透。四百年的老藤在墻面虬結成《四聲猿》的曲譜,新抽的嫩須攀附“幾間東倒西歪屋”楹聯,將癲狂筆意化作溫柔春信。南腔北調堂的楠木梁架上,《墨葡萄圖》拓片的葡萄珠暗藏胡宗憲幕府的刀光劍影,飛白處鐵枷錚鳴驚破石臼積雨,殘荷枯莖蘸寫青藤畫派的水墨基因。

秋瑾故居

隔街秋瑾故居的“和暢堂”,1907年的晨光似乎從未消散。女俠手植的臘梅雖已亭亭如蓋,但“危局如斯敢惜身”的絕命詞仍懸在梁間震顫。劍匣玻璃上的水汽凝成“休言女子非英物”的詞句,天井石臼里浮著幾瓣落梅,恰似女俠當年“不惜千金買寶刀”時,貂裘換酒濺落的豪情。

魯迅故居

魯迅故里的黛瓦浸潤在江南少有的淡藍色天光里。百草園的皂莢樹褪去了夏日的蔥蘢,枯枝在矮墻上勾畫《山海經》里的異獸輪廓。石井欄的青苔間凝結著昨夜的寒霜,恍若《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里雪地捕鳥時撒落的秕谷。那株被童年魯迅掘斷的何首烏,如今在墻角蜿蜒成狂草筆畫,藤須探入“梁界”石碑的裂痕,仿佛要修補百年前的文字創傷。

三味書屋的雕花門楣上,光緒年間的匾額仍懸著舊時月色。穿過天井,那張刻著“早”字的紫檀書桌靜默如碑,裂縫里嵌著百年前的松煙墨屑。臨窗硯臺凍住了光緒年間的墨,玻璃罩下的《康熙字典》攤開在“豸”部,紙頁間夾著片風干的臘梅,許是哪個摹寫《三味書屋》的學子,遺落的時光書簽。穿堂風掀起《詩韻集成》的書角,露出扉頁鈐印的“周氏藏書”,朱砂褪作殘霞色。

書圣故里的春風最識魏晉風度。墨池碧水揉碎了王羲之《十七帖》的倒影,池畔十八方水碓猶在搗練松煙。青石板上的水漬泛著淡淡墨色,像宣紙上暈開的宿墨,將千年時光洇染成王右軍筆下的飛白。池水沉淀著永和九年的月光,那些被鵝掌撥開的墨色,在歷代文人臨池的倒影里重新聚合成游云驚龍的筆勢。題扇橋畔的老墻苔痕斑駁,恍惚殘存著老嫗執扇而立的身影,橋下烏篷船過,櫓聲驚起《姨母帖》中“奈何奈何”的漣漪。

舊書店

在墨池暈開的陰影里,“老爺爺書店”的書墻截住了時光的流速。線裝冊頁的霉斑與連環畫的油墨共享著同一縷冬陽,各類古舊書籍蜷縮其間,開裂的書脊像一道尚未結痂的傷口。翻開泛黃紙頁,風干的竹葉標本從《社戲》篇中飄落,葉脈經絡里拓印著三味書屋的“早”字刻痕。這不知經了幾代人的藏書,竟將紹興的文脈凝成了可觸摸的實體。攤主摩挲著《彷徨》的封面,恍惚間那些鉛字在熱浪中游動,化作烏篷船頭明明滅滅的漁火,照亮過閏土們搖櫓的夜。舊書攤終究是座時間的驛站,每道折痕里都蟄伏著未亡的記憶,當指尖拂過魯迅手稿的影印頁,竟覺紙頁微微發燙,仿佛百年前仙臺課堂的幻燈片火光,仍在灼燒后來者的瞳孔。

蔡元培故居

向北穿行西街,筆飛弄蔡元培故居的臺門斗拱間,暗藏清代建筑模數玄機。正廳“學界泰斗”匾額下的半身雕塑,正用睿智的眼神凝視過往的來客。展廳玻璃柜里陳放著先生任北大校長時的聘書,灑金箋上的館閣體工整如新。后院古樟的根系在磚下編織思想年輪,天井里那口六棱墨池,沉淀著柏林大學圖書館的倒影,池底游弋的錦鯉鱗片閃爍,分明是《中國倫理學史》里脫落的句讀。

柯巖石佛

古纖道的黃昏最是纏綿。唐代條石浸在春水里,石縫菖蒲的新芽輕觸過往商船的龍骨。唐代的纖夫腳印與我的腳印重疊,運河水將兩種時空的倒影攪拌成青瓷色。烏篷船劃過處,櫓聲攪動鑒湖胭脂色的水面,驚起的越窯碎片化作白鷺,棲在柯巖石佛的螺髻間唱晚。云骨摩崖的砂巖肌理在夕照中宛如黃公望的皴法,石隙里新生的蕨類正將“蠶花洞天”的傳說譯成綠碼。

子夜時分的八字橋,南宋石拱與銀河形成鏡像。橋心石上的蓮花浮雕泛起幽光,仿佛八百年前建橋時澆筑的錫水仍在流動。四條河道在此交匯,倒映的星子被波紋攪碎,恰似陸游醉后打翻的棋子。

紹興

臨別前夕,我在題扇橋畔看夕陽熔金。晚風掀起鑒湖的水紋,將王獻之的《鴨頭丸帖》拓印在云霞之上。對岸酒旗招展處,徐渭的醉態化成剪影,正用酒壺丈量天地;魯迅的煙斗明滅,煙圈里飄著百草園的蟲鳴;蔡元培的眼鏡反光,折射出北大紅樓的模樣。

這座城的魂魄,終是水做的。勾踐的膽魄在酒曲里沉浮,羲之的墨韻隨櫓聲流轉,秋瑾的劍氣化入煙雨,而陸游的春愁,早已滲進每道石縫。烏篷船蕩開的水紋中,兩千五百年的光陰層層漾開,又漸漸彌合。原來真正的江南,從來無須粉飾,只需一篙春水,半闕醉吟,便足夠讓所有堅硬的歷史,都柔軟成一首水鄉的謠曲。


(2025年1月30日 于紹興)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7,224評論 6 529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7,916評論 3 413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5,014評論 0 37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2,466評論 1 308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245評論 6 40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4,795評論 1 320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2,869評論 3 440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010評論 0 285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8,524評論 1 331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487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634評論 1 366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173評論 5 35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3,884評論 3 34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282評論 0 25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541評論 1 281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236評論 3 388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623評論 2 370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