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力,是機體自身的免疫能力,是人體抵抗外界疾病侵襲的能力。我們的身體都受到疾病的侵襲,最主要有兩大原因就是低體溫,少運動。
現代人的免疫力比以前的人弱
體溫比正常值多升高1度C,免疫力就會瞬間提升5~6倍;相反地,體溫一下降,就會讓白血球的活動力變得遲緩,造成免疫力低落。
從研究了解,當體溫下降1度C,免疫力就會下降超過30%以上。,現代人比以前的人,體溫下降了近1度C,代表著免疫力也下降了超過30%。
體溫低是所有大病小病的原因。一旦體溫下降、免疫力低落,除了癌癥以外的其他各種病癥也會很容易發生。體溫一下降就會出現的不適癥狀:
疼痛
感冒
便秘、浮腫
精神疾病
不使用肌肉的生活造成免疫力下降
現在的社會,不管是吸塵器或是洗衣機這類的家庭電器,都十分普及,所以就算不怎么運動到身體,也能做好家事,不用站站坐坐,也能用一指神功按一按遙控器,將萬事都搞定。因此,我們的運動量變得非常少,使用肌肉的機會也減少了。
人體的體溫約有40%使由肌肉負責產出的,而現代人就是因為不使用肌肉,才會造成體溫下降。
激活免疫力的辦法
1、充足睡眠
在季節交替時,易出現因工作壓力大、睡眠不足而導致的蕁麻疹、帶狀皰疹等與免疫力下降相關的疾病,一定要保證充足睡眠。
充足的睡眠要保證醒來時體力恢復、精力充沛,一般成人每天睡眠時間在7~8小時,老人也不能低于6小時。
2、酸奶早餐
美國健康協會的一項研究發現,酸奶可以使“壞”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降低,并將尿路感染的風險降低47%。
某些酸奶中所含的益生菌,更可以大幅提高機體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3、多吃大蒜
研究發現,常吃大蒜不僅有助于提高免疫力,還能幫助防止心臟類疾病。不過,腸胃疾病患者要少吃。
但大蒜素遇熱易揮發,建議將其搗碎后放置10~15分鐘再吃,讓蒜氨酸和蒜酶等物質互相作用,提高營養價值。
4、常飲蜂蜜水、姜水、檸檬水
研究表明,蜂蜜中的抗氧化劑是提高免疫力的助推器;生姜是天然的鎮痛劑和解毒劑,有一定對抗感染的作用;檸檬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有抗氧化性。
富含抗氧化劑和維生素C的食物,能夠保護身體免受自由基的侵蝕和有害分子的損害,促進免疫系統健康。
5、享受下午茶時光
下午3、4點后,人體精力開始衰退,此時,喝杯下午茶或咖啡、吃些點心不僅能補充熱量,還能緩解連續工作后的疲勞,通過自我調節,保持自身免疫系統健康。
6、每周堅持鍛煉
運動能夠幫助“沖洗”肺部細菌,提高免疫系統檢測疾病能力。現代人工作壓力大,但在身體基礎狀況正常的情況下保證每周五天,每次30分鐘~60分鐘的運動量即可。
7、多曬太陽
保持體內高水平維生素D,就可以更好地預防嗓子痛、普通感冒和鼻塞等問題。一般來說上午十點、下午四點陽光中紫外線偏低,可避免傷害皮膚,每次曬的時間不超過半小時即可。
8、保持微笑
笑能增加血液和唾液中的抗體及免疫細胞數量,緩解疲勞,是提高免疫力的良藥。生活中,要多些積極向上的思想,通過運動、讀書、與朋友聊天冥想等方式轉移注意力,減輕壓力。
9、冥想靜坐是增強免疫力的絕佳途徑
打坐冥想能同時強化身與心——加強心理免疫系統,增強心理抵抗力,同時還能改善身體免疫系統。
對于身體:由于下半身被盤結,心臟向上半身的供血就會加大,所以短時間內就能體會到頭腦清醒, 更重要的則是,由于供血量增加,上半身氣血循環會明顯改善,進而體現為抗寒能力、呼吸系統、脊椎、免疫系統的全面改善。
對于心理:打坐的同時,把心神收回來,守住自己,調整自己呼吸的節奏 ,感覺到自己的呼吸變得綿長, 感覺到自己身體的發熱。然后就是恢復了自己的知覺讓身體更敏感, 知冷知熱, 哪兒的感覺不舒服,馬上有反應。有點賊風虛邪進來,身上皮膚毛孔就能收縮,沒覺的人就是敞開大門讓敵人都進來了,感覺到自己打嗝,放屁, 吐痰, 排寒氣,這都是增強免疫力的一個主要的表現。